第122章

作品: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作者:成人的童话|分类:穿越|更新:2024-04-21 04:07:57|字数:5092字

第一站,自然是去派出所。

昨天急着回来选技能,没来得及去办自行车登记。

自己要是这么拖下去,搞不好啥时候骑车子出去,都得被扣车。

新国家的一切都是草创阶段,和平解放下的四九城更是藏污纳垢,潜藏着敌特、帮派、地痞流氓各色人等,所以各种案件也是频发。

外加着因为街道一级管理组织撤销,采用外派制度,有关基层的各种业务都放在派出所。

所以派出所的密度自然也要比后世更大。

再过几年,局势趋于稳定。

三区和部分五区合并成东四区以后,南锣鼓巷的派出所也跟桃条胡同的派出所合并。

派出所也搬到了北兵马司胡同,才成了四合院小说里的“交道口派出所”。

上辈子李想国在这边儿旅游时候,这派出所也早都搬到了板厂胡同。

雨儿胡同的派出所是一个两进四合院(瞎编的,没找到资料……)

不得不说,现在的派出所跟后世的派出所区别很大,不光没便民的一站式窗口,门口还有持枪站岗的公安。

跟门口站岗的公安询问了一番,李想国推着车子进门,转去进门东边倒座房的自行车管理科。

李想国没往院里走,却也能看到几间倒座房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各个房间门口,除了各科室自己的牌子,还挂了各种委员会的牌子。

院子里进出的人员也是络绎不绝。

这也让他明白,为什么派出制度很快结束,单独成立街道办。

像现在这样,什么东西都放在派出所。

必然会导致派出所的业务混乱,影响正常的警务活动。

看着一个半大小子敲门进来,办事人员也不免疑惑——这孩子是不是走错门了,怎么家里的大人不来,让一个孩子来办理业务……

难免要问一下怎么回事儿。

李想国也不含糊,简明扼要地说了下自家的情况。

那公安也点头,多看了他两眼。

前面的案子他也听说过,这倒是见着正主儿了。

没什么规定非得成年人才能骑自行车,所以他倒是不会因为来办执照的是个孩子就不给人家办手续。

拿着李想国交上来的各种材料,对照着车子检查以后,确认是正常交易的二手车,不用重新打钢印。

车子的铃、闸、锁和车灯都能正常使用。

看他年纪小,也就让他骑着车子在院子里转了两圈,确认他能正常骑行。

就让他交了一千五百块执照的工本费,给他办理了自行车执照。

李想国接过来执照,拿在手里查看一番。

不像后面的自行车执照,外面是个塑料套,里面的内页还有审验记录或者每年交税的完税证明什么的。

现在的自行车执照就是一巴掌大小的白色薄纸板,糊上一张内页折起来的小本子。

封面上面横着印着的四九城三个字。

下面竖着的一行是“自行车行车执照”。

最下一行是“四九城公安局发”。

执照封面中心还盖着红色的“四九城公安局执照专用章”

背面还有个装饰用的红色五星线图。

内页左边是证照信息上面填写了车子信息,比如公车还是私车、牌照、钢印号以及车型颜色。

外加就是车主的个人信息,发照机关和发照时间。

封底的内页则是使用须知。

想起这时候还有询问车捐的问题,然后交了下半年一万二的车辆牌照税。

现在还没有后面各种形制的税牌,所以他也只拿到了一张纸质发票。

公安也告诉李想国骑车需要带着执照,要不然查到可能被扣车子。

另外就是三月底前再过来交牌照税,拿完税证明。

跟他道谢之后,李想国推着车子出了派出所。

骑上车子一路向东,穿过东直门,直奔上关过去。

进了路边的店里打听以后,李想国才知道还得往前,到下关那边儿背街方向有几家卖籽种的店铺。

骑车过去,再打听两次,才找到地方。

几家店不大,基本都是一进的小院子,有卖农具的、粮食种子、菜种的。

没看到没有卖化肥的。

卖农药的倒是有,不过看看店外的水牌上面写的,品种没几样,都是天然矿物或者天然植物提取的。

也就只有信石、砒酸钙、砒酸铅、石硫合剂、鱼藤精、王铜这几种。

李想国看了就直接走了,自己是在空间里面种植,不需要农药。

却也不由得感叹,这年代化工工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基础真的很薄弱。

比如去年十月《人民日报》的一篇新闻就是这样的: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华北农业机械厂第一分厂的产品,已开始大量向河北、察哈尔、山西等地推广使用,各地农场,冀中、四九城郊等地农村的农民已开始大量使用科学制成品了,而且还派人到四九城购买。

该厂产品鱼藤粉、蝼蛄药等杀虫剂十万余斤,近月来已由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推销到各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第12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第122章并对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