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督造献陵

作品:推背图之大唐帝国|作者:鹿门一儒|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8 08:04:34|字数:4308字

袁天纲接到圣旨,让他协助将作大匠姜行本督造献陵。在朝堂上,姜行本提出:

“按照‘堆土为陵’的原则建造,献陵的封土堆高十九米,底部东西长一百三十九米,南北宽一百一十米,由于万寿原周边地势平坦,只有从其他地方运送土方。目前距离万寿原最近的是五十里外、渭水岸边的北阳原,建议征集关内道的役夫五千人,需要把北阳原的土整体挖走,运输到万寿原,再堆土为陵,工程耗时一年。”

李世民看罢皱皱眉,说道:“五千役夫、一年时间?时间太长了吧,目前大唐经与突厥战争后,财力匮乏,恐怕难以支撑这么浩大的工程。”

姜行本听罢,很为难地说:“按照‘堆土为陵’原则建造,已经是非常节省的了;如果按照‘依山为陵’原则建造,恐怕工程造价十倍于此。”

“姜爱卿,难道就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李世民询问道。

“圣上,臣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段纶勉为其难地回复道。

“袁爱卿,你呢?” 李世民看了看一边的袁天纲。

“微臣倒有一个办法。” 刚才李世民与姜行本商谈的时候,袁天纲的大脑里也在飞速地思考这个问题,听到李世民问到自己,他看了姜行本一眼,缓缓地回应道:

“微臣认为此工程存在两大难题:第一是取土困难。第二是运输困难。”

姜行本在旁一听,不以为然地一笑,心想:“袁天纲说的那两个难题,我也清楚,看这小子有什么妙招?”

袁天纲继续说着:“微臣在寻找帝陵吉壤时,曾路过渭水上的便桥,就想起当年圣上在便桥上与突厥颉利可汗杀白马为盟。”

李世民一听到袁天纲提到“渭水便桥”,就深有感触,若有所思地喃喃:“渭水、便桥!”

袁天纲继续说道:“微臣追忆渭水便桥,便想到一个办法:可以充分利用渭水来解决这两个难题。”

李世民一听袁天纲有更佳方案,就来精神了,急切地问道:“袁爱卿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袁天纲回答道:“首先,我们可以先自万寿原到渭水岸挖一条河道,并接通渭水,将河道挖出的土堆放在河道两岸;再将从北阳原挖的土通过船只,经渭水、河道运输到万寿原。这样可以解决“取土困难”和“运输困难”两大难题。同样,也可以通过这种办法解决建造地宫建筑材料的运输问题。

其次,等献陵建造修复后,再将沿河道的土与地宫建筑垃圾回填到河道中。

这样,水运相比较陆运既省时又省人力,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微臣测算过,只需征集三千役夫,工程时间还可以大大收缩,仅六个月时间献陵就可以完工。”

李世民听罢,连连称赞,同意按照此方案执行。

一日,万寿原的献陵工地上,在将作大匠姜行本主持下,袁天纲与将作监属官们一起商议建筑石料如何运输的问题。虽然通过渭水与河道解决了取土困难的问题,但是又出现如何将建筑石料运进地宫的新问题。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地时,袁天纲提议:

“可以采取杠杆、斜面原理,将建筑石料拖进地宫。

具体做法:建造过程中使用了水运的方法,通过渭水和河道将建筑石料运送到万寿原下,然后在万寿原下至地宫的斜面上铺设一排滚木;将建筑石料通过杠杆原理吊到滚木上;再由役夫们在建筑石料前用力拉动捆在建筑石料上的绳索,通过斜面将建筑石料滑动、拖拉到地宫。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此法甚妙!就按照此法执行。” 姜行本拍板决定。

以后日子里,袁天纲就呆在献陵工地上督造。一个多月后,袁天纲接到高淑行传来的消息,李婉顺已经顺利分娩,母子平安。袁天纲听闻此消息,欣喜若狂,真想立马回长安去见见她们母子。但皇命难违,他只好老实待在工地上继续督造工作。

一日,正当袁天纲在工地帐篷里整理工程资料时,一名役夫慌慌张张地闯进帐内,禀告:“袁司历,大事不好了,地宫里渗水了!”

袁天纲听罢大吃一惊!连忙带着人跑向地宫。进去一看,果然地宫渗水了。将作监属官们都焦急地问袁天纲:“袁司历,这可怎么办?渗水问题解决不了,影响了工程进度,我们都要被杀头的!”

袁天纲看此情形,深感事态严重,他呆立着沉默不语,脑子里飞速地思索着怎样解决地宫渗水问题。时间过了三刻,袁天纲眼前突然一亮,心想:“是否可以借鉴一年多年后现在工程隧道解决渗水的办法?”

于是,袁天纲召集将作监属官们、役夫们开了一个现场会,他负责安排工作:

“首先,做水泥。具体做法是:一是建一个炼窑,再将石灰粉、粘土以及少量的树胶放进炼窑,再加入一定量的木炭,经破碎、烘干以后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磨细,并制成生料;二是将生料加入炼窑当中,煅烧至部分熔融,得到水泥熟料;三是将熟料加入适当的石膏,磨细为水泥。”

将作监属官们、役夫们第一次听到“水泥”,倍感新鲜,均继续竖起耳朵倾听着。

袁天纲继续侃侃而谈:“接着,需要准备好沙子、水泥和碎石块,按照比例进行搅拌均匀。一般的比例是水泥占一成,沙子占四成,碎石子占七成的比例进行搅拌均匀即可制成。

做好的混凝土运到地宫后,对地宫渗水部位采用灌浆、注浆、加固等方式,在渗水壁面形成一层混泥土层,阻止地下水的进入。”

袁天纲说罢,看看大家,大家都目瞪口呆地站着,他们心里在想:“水泥?混凝土?这些都是什么东东?”

袁天纲看着这些人的神情就觉得好笑,看来他们不知道我是一千多年后的未来人穿越而来的,根本不懂得在现在社会里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今日就先给他们科普一下。

于是,袁天纲厉声说道:“我已将地宫渗水的解决方法告诉诸位,诸位还不行动?”

将作监属官们、役夫们听到袁天纲的呵斥,才如梦方醒,赶紧地照着他的法子实施。经过七日的紧张忙活,地宫渗水问题奇迹般地解决了,大家都欢欣雀跃。

喜欢推背图之大唐帝国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推背图之大唐帝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方便以后阅读推背图之大唐帝国第87章 督造献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推背图之大唐帝国第87章 督造献陵并对推背图之大唐帝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