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全师而还

作品:匠心大宋|作者:兰陵钺|分类:历史|更新:2018-11-25 23:24:18|字数:4640字

高登等人平安回到了大名府,和种师道一起修缮城墙,希望能够在这儿阻挡金军南上的步伐。

不过,宋金双方的实力实在是太悬殊了,金国建立之初,锐气正盛,他们兵精马壮,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金兵军队多如牛毛,几乎是全民皆兵,熟悉古代历史的都知道,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马背上过活,上了战马拿把刀他们就是兵!

所以远到河东,近到了河北,遍地都起了狼烟烽火,北方无数城池全部都失落了。

这边能做的,只有多造火炮,多提炼炸药,对付金人进一步的南上进攻。但光是他们努力还差得太远,关键是朝廷给力,但这朝廷却远不够给力,上面今天缺粮,明天缺兵,简直要把大家给急死而这一天更是圣旨传来:

“种师道守燕京不利,虽情有可缘但仍需要承担责任,现撤销种师道一切兵权,调任太宰,封礼部侍郎,命种师道和高登,把兵权暂时交给刘延庆,你们带全军主力,回京守护京城,即日起交旨!”

又是一招明升暗降!

不过这种升迁可谓很温和了,种师道,一下由武职传为了文职,这对像他这样的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来说,是个最好的归宿,但种师道却忧心忡忡,他无奈的要带兵回京城,却把高登叫着到了身边:

“儿啊,眼下金兵在北方厉兵秣马,我们实在是压力太大了,那刘延庆胆小无能,守个普通的关城还行,把大名府交给他……唉!”

“北方一马平川,要抵抗金国非常艰难,”高登无奈道,“但从战略上来说大名府这个城也要成为了孤城,燕京城是一扇大门,连大门都保不住的话,少数民族就会踏进平原的万里河山。可是,我们要防得住金人必须上下一心,这关键,还是上面不给力啊!”

种师道点点头:“为父我老了,其实就算想报国,跨马抡刀也只有心里想想了,而你高衙内却总有些很独特的想法,就像上次,你仅是用几枚地雷,就吓退了金军大批的骑兵,这可以看出来,将来大宋就全指着你了。”

“义父您越发的谬赞了,我高登仅是最普通的一个匠人。”

高登不是谦虚,而是实话实说,种师道之所以守不了燕云十六州,就是因为大宋末年,昏君徽宗,奸臣蔡京,童贯等把大宋的内里几乎都败空了。普通百姓民不聊生,军队战斗力持续低下,各种混乱的秩序禁锢着大宋无力回天。

但是,上面不少人并不这么想,种师道,高登等人,原本想在大名府奋力的整顿军队,准备再战,但是朝廷各种声音乱七八糟,要知道大宋一直以来,三大难题解决不了,冗官,冗兵,冗费,北宋被灭是自身原因占绝大多数成分。

“那我们只有先回京城吧,你的火药武器,看来确实还可以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种师道这一天传令手下二十万军队,拔营出发,回奔京城交旨。

毕竟在朝廷那些人看来,京城的安危更重要。

晓行夜宿队伍眼看到了京城,高登和种师道都没有多说的话,心情沉闷,但是高登手下的大将青面兽杨志,神射手李左手,他们议论纷纷:

“义父有时候是非功过,全在别人的一张嘴,咱们明明是全军而退,却被那些文官说成了败兵,他们也太不懂用兵了吧?”

“就是,这简直是屁股指挥脑袋!”

“金军实力实在太强我们本来会片甲无回,但是这次衙内不仅保全了大部分军队,还火烧燕京城,掠走金公主,真假地雷阵吓走韩常的五千骑,这种用兵的神奇之处,昔日的诸葛孔明重生也未必如此吧?”

大家谈着论着,眼前看,但见东京城,熟悉的地方又重回到了自己眼下,那吴用也叹了一声:

“唉!可叹昔日的老官家他兴兵伐辽,兴师动众的逼得天下动荡,但是却让大金得到了燕京,这简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啊!”

吴用的兄弟吴能却冷笑道:“我说,兄长您这话我倒想说一句,咱们衙内全师而还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说,再说对辽兴兵本来就是不义之兵,我大宋这次动兵难道说一无所获吗?您看这城上是什么?”

大家被吴能引得抬头仔细观看,但见这大城东京城,可是大大的变样了,在东京城的外边又多加了一座瓮城,在瓮城之上,密密麻麻的都摆满了黑乎乎的一个一个的,除了神机三弓床弩,就是高登他发明的火炮!

“呀!干得漂亮,这防御,就算敌军攻来了,怕是很难攻破东京城吧?”

大家全部都欢呼了起来,不知不觉之间,人家高衙内用这种才情智力完全是改变了世界思维的格局,人高登这才是办军工强军护国啊!

“我儿高登何在啊?”

人们刚到了城下,城里面城门已经大开了,在那儿迎着赶上来接高登的,有康王赵构,跑最前面的,是一位花白胡须的老将军,看这位金盔金甲,坐骑汗血宝马,身穿了当世最最华丽的衣物,那还有别人正是高登的便宜老爹——高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匠心大宋》,方便以后阅读匠心大宋第311章 全师而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匠心大宋第311章 全师而还并对匠心大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