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谢道韫的公私之道

作品:晋末多少事|作者:然籇|分类:历史|更新:2022-06-01 03:39:58|字数:4278字

而如今能和杜英有通家之好的,恐怕只有王猛了。

霎时间,谢道韫她们都想到了杜英曾说过的“高处不胜寒”。

不过至少追随夫君左右,除了这偶尔的感慨,她们也很少有高处不胜寒、深宫无人知的感受。

夫复何求?

解决了自家小媳妇一直尴尬和担心的问题,王猛顿时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神情:

“余向三位弟妹问好,让彤妹备下了一些见面礼,三位弟妹可不能推辞。”

把“三位”咬的很重。

杜英:???

无冤无仇的,师兄你就给我掀起来修罗场?生怕她们意识不到自己还有两个好姐妹,而对面的你一往情深就非得要迎娶张家小妹?

不过显然有的演员就位了,有的演员还没有进入状态。

张彤云“呀”了一声,手忙脚乱的去拿,而她原本是要去送公文的,捧着的公文零零散散洒落一地,这让张彤云看了看已经被婢女端上来的礼盒,又看了看地上的公文,最终茫然失措的看向王猛。

夫君······先捡哪个?

王猛:······

我怕不是找了个傻子呦!

谢道韫看着这位憨憨的小嫂子,也有些无奈,虽然她和张彤云没有见面,但是在此之前,关中河洛这边留守的女官,都交给了张彤云来管理。

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张彤云特殊的身份,谢道韫一走,女官们的地位自然直线下降,而张彤云的出现,自然可以让都督府的官吏们仍然不敢小觑女官的存在,否则那就是和王猛过不去。

不过在此过程中,张彤云的各项工作完成的井然有序,别看现在洛阳城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在城中昔年太学的位置上,新的书院正在建设,而在洛阳城外龙门,也有占地更大的书院已经进入选址工作,以满足洛阳现在日益增长的求学需求。

尤其是很多方才安顿下来的流民,很难理解关中新政和关中的律法,也很难能够融入关中模式的生产生活中,因此大规模、多批次和短期的培训教育势在必行。

这才是未来洛阳能够以关中模式在废墟上复兴的基础。

若只是按照既往的恢复民生的方式,简单的轻徭薄税、鼓励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以农耕经济的恢复能力,至少还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

然而正如王猛在之前告诉杜英的那般,未来的北方战事,终归绕不开洛阳,今日的中原战事,可以通过速战速决的方式避免洛阳方向承担太大的后勤压力,摧毁好不容易恢复的民生。

但是在未来呢?

王师终归有一天是要和桓温在大河以南一决雌雄的,这场战事可能向东一直延伸到海边,也可能向西拉扯到洛阳城下。

王师也终究有一天是要越过大河北伐幽燕的,届时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又会是绕不过去的后勤重镇,粮草道路穿行在汾水谷地显然就不如一马平川的中原来的方便快捷。

如今暂时避免让洛阳承担太重的后勤压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夯实基础、提升全民的素养以能够应对高强度的战时体制,从而能够让洛阳在未来的战事中发挥极大地作用。

这是王猛对于洛阳的定位,而张彤云也的确把培养人才这件事办的风生水起。

谢道韫在家中私事私交上,素来大度,对内不会真的和几位妹妹争风吃醋,对外也不要求杜家能够在自家产业上获得多少利润,和别家的贸易多半都是让利于人,避免落人口实,让人觉得杜英借助都督之名敛财。

不过这也让杜家为数不多的产业口碑都不错,反倒是多少能赚点儿。

其实这些产业,多半都是谢道韫和郗道茂等人的嫁妆来着,杜英自己哪有什么产业?

凉州家中的产业杜英则是直接交给大哥那一脉养老的,自己没必要染指,因此杜英其实一直在吃软饭来着,凭借他都督的俸禄,还不足以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平时靠的主要是谢道韫她们的俸禄以及家中产业的收入来补贴家用。

而在公事上,谢道韫却素来是公平公正,从来不会因为和某人的私交好坏、关系亲疏而影响到自己对其的任免。

张彤云显然算是通过了谢道韫的考核。

这也让谢道韫很清楚,此时手忙脚乱乃至于茫然无措的小嫂子,单纯的是因为紧张罢了。

这倒霉姑娘,恐怕以后是要让王景略拿捏住了。

谢道韫瞥了杜英一眼,轻轻哼了一声。

杜英一头雾水,这关我什么事?

但是女人的心思你别猜,猜不着还得哄,所以杜英果断拉着王猛走向大堂。

“彤妹,那你我各自给上官汇报工作吧。”王猛打趣道。

张彤云急忙应了:

“妾······属下这就带几位姊姊去侧厢。”

谢道韫温声说道:

“无妨,不是有礼物么,不妨我们先看看彤妹都准备了什么礼物,正好姊姊这里也有礼物要相送。

茂儿,殿下,你们说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晋末多少事》,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多少事第1386章 谢道韫的公私之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多少事第1386章 谢道韫的公私之道并对晋末多少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