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可惜和庆幸

作品:农门团宠小娇娘|作者:花期迟迟|分类:古言|更新:2021-09-13 16:45:23|字数:4268字

“老大是长子,以后金子也要做官。

所以,金河县这边的老宅,庄园、田地和铺子,都分给老大,所有进项也都归你们一房。

老二喜欢在外走动,喜欢做生意,所以东州府的铺子,还有最近置办的那些产业,无论房产田地和铺子,都归老二一家。

怎么经营,是赔是赚,都有你们二房折腾吧。

至于老三,他常年在外,做官也没个准地方。

花想容和善缘堂又转到你妹妹名下了,所以,家里的存银,在我手里,总共有三万两。

老大老二一家五千,其余两万两都给老三。

还有京都那个小院子,也都是老三的。

老三想拿银子再买铺子或者田地,也都成。”

方老大和方老二分到的产业虽然看着多,但都是偏僻之地,加一起,其实也就几千两。

这么一算,三兄弟分到倒也公平。

但三兄弟却都不同意,方老大和方老二说,“娘,不成,老三只有银子,不能没有田地和铺子!”

方玉也说,“大哥二哥的银子太少了,我在外做官,节礼都是家里出,不需要这么多银子!”

赵金莲推推方老汉,很是头疼。

方老汉这才说道,“你们不要谦让了,按理说我们该跟着儿子过日子,但我们离不开你妹妹和哪吒。

这心里觉得愧对你们,把家分个干净,心里也轻松了。

你们若是觉得分的多,以后就对你们妹妹好一些。

毕竟咱们家能有如今这份家底儿,也都是你妹妹的功劳。”

方老大三兄弟赶紧保证,“爹,这不用说啊。

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护着妹妹。”

“那就成了,给你们就收着吧。”

方老汉一锤定音,示意儿子们都不要再说了。

倒是方圆儿想了想,又道。

“大哥二哥三哥,分家不是说以后就各自过各自的日子。

之所以分家,是想你们手里有产业,嫂子们也要学着打理。

以后,咱们几家的吃喝穿戴,所有日用,包括送节礼,人情过往,所用银钱和东西,还是都在公中出。

我会把善元堂和花想容的进项拿出一半给二哥,足够家里花用了。

你们别舍不得,一切照旧。”

这就是说,日子还是一样过,家里人依旧有好吃好喝,依旧衣食无忧,只不过他们手里多了产业。

方玉三兄弟都觉得占了妹妹便宜,刘氏和王氏也是觉得脸红。

爹娘如此公平,妹妹如此大气,倒显得她们私心太重了。

他们还要说什么,方圆儿却指了楠木山和花篮山。

“哥,嫂子,你们就别推辞了。

看看这两座山,就是我的聚宝盆,随便卖根木头,都够家里花一年了。

你们就别争了,明年这个时候,我和哪吒就进京都了。

到时候,荣华富贵免不得,但同样也会麻烦事一堆。

一个不小心,家里就要被我牵连。

如今这般安排妥当,我心里也好受一些。”

话说到这般地步,众人就不好再推辞了,否则就是不愿意同妹妹共甘苦了。

“那好,我们收着了。”

赵金莲喊了九儿去取她匣子,把房契地契和银票分给儿子儿媳。

匣子空了,她也是一身轻松,笑道。

“以后,我可是不用头疼了。

灶间有牛肉,中午咱们吃饺子吧!”

“好啊,娘,我一会儿过去同你包。

多带两盘子,哪吒送了二哥进来,又跑出去了。

怕是一时半会儿不会进来,我端出去给他吃。”

方圆儿第一个应声,末了又嘱咐二哥。

“二哥,冬日闲着无事,你帮我找人包饺子,什么馅料都成,最好包肉的,越多越好。

我要攒起来,过年时候,近卫军几万人,总要吃顿饺子啊。”

赵金莲心善,一听这话就道。

“对,都是离家在外的,不容易。

他们家里人不知道怎么惦记呢,说什么也顿饺子才算过年啊。”

方老二就道,“行,一日三十文的工钱,招百十个妇人,有半月就包出来了。”

刘氏和王氏也说道,“到时候我们出去,跟着张罗。”

很快,一家人围在一起,剁肉馅,包饺子。

方圆儿吃饱喝足,端了饺子,拎了几斤新苞谷面就出去了。

放在旁人家里要打破头的分家,在方家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去了。

待得沈老夫人听说,拉着来探望的孙儿闲话儿,忍不住感慨。

“你真是好命啊,遇到方家这样的好人家。

以后祖母就是去见阎王爷,也能放心闭眼睛了。

可惜,方家没有姑娘了,否则祖母就是厚着脸皮求,也要给你求个媳妇儿。”

沈君泽笑嘻嘻应道,“祖母,您就别想了。

仲良常说,幸好就一个妹妹,若是多几个,他的头发都要白透了。”

沈老夫人也是笑,“以前真是没见过这么疼闺女的人家。”

不说刘氏和王氏拿了各自分的的家产,如此盘算经营,如何欢喜安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门团宠小娇娘》,方便以后阅读农门团宠小娇娘第六百七十四章 可惜和庆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门团宠小娇娘第六百七十四章 可惜和庆幸并对农门团宠小娇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