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作品:大魏春|作者:眀志|分类:穿越|更新:2021-12-28 00:40:10|字数:14454字

故而陛下才会这般着急削臣等权柄,而大肆起用如李承志、元渊等年轻之辈。而等其势成,如臣、高肇、乃至太尉、颍川王,自然会被陛下弃之如敝履……”

于忠指着元嘉和元雍:“陛下连某与高肇都不会放过,二位贵为亲王,且手握重兵,岂有幸免之理?且想想陛下登基之初的咸阳王(元禧)、之后的北海王(元详)、彭城王(元勰),最后都是何等下场?”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元恪紧紧的握着拳,指甲都刺到了肉里。阴冷的目光一一扫过吓的如雕塑一般的一众大臣脸上。

“难道看不出,这贼子分明是不敢将尔等赶尽杀绝,不然中军、新军、司州卫必乱。而仅凭三万羽林,他便是有擎天之能也无力扭转乾坤。……

故而他才会蛊惑人心,欲让汝等随他一同谋逆,同流合污。但只要等大局稍定,你当他会放过尔等?

所以既便苟且偷生,汝等怕也多活不过十日。但凡还余一丝忠君报国之念,就与朕以志殉节……”

“陛下多虑了!”

于忠冷声一笑,举手指着天,“我于思贤敢对天发誓:诸位但能助广平王殿下继位,就是从龙之功。但有背信弃义之举,于某天打雷劈……”

“孤也敢起誓:若事后苛待诸位,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元怀厉喝一声,又狞笑道,“诸位若一意孤行,以死明志,孤与于领军自是拦不住。但不妨想想,诸位于府中的妻儿老小……”

这一句恫吓,仿佛成了吓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然有人穷极思变,突然萌生出“好死不如赖活着,能多活一天是一天”的念头。

恰至此时,元渊在殿外吼道:“陛下,有高车卫逃卒来报:驻于景山阳之禁军突登宫墙,万俟拔(高车虎贲卫将)偷生怕死,竟喝令虎贲弃械从贼?

元演意欲投贼,被臣斩于宫门之下……但……但近两万羽林兵分两路,已向清泉宫围来……”

完了……

虎贲拢共就只有一万:其中三千高车虎贲固守宫后,已被缴了械,投了降。另有三千楯橶卫在固守宫墙,离的太远,怕是此时都还不知清泉宫中之剧变,且即将与一万羽林接战。如今就只剩元渊手中的四千兵。而围困清泉宫的羽林,却足有两万……

“哈哈哈哈哈……大局已定!”

元怀狂声大笑,一指李承志,“李承志,你还等什么?还不即刻祭出天子令,令虎贲罢战?你还年轻,何必予元恪陪葬?再着,你就忍心城外的父母、家臣、泾州的亲眷死于非命?

只要你能幡然醒悟,孤必赏你为首义之功。且念你是奇才,孤必将重用予你,你李承志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以四千对三万,且主将元演因叛被斩,募员虎贲还余几分死战之心?

也莫说持天子令,只要被虎贲视为偶像、被皇帝视为心腹中的心腹的李承志喊一声“降”,殿外四千甲士、殿内的衮衮诸公,就会兵倒如山,元怀便能兵不刃血……

皇帝飞一般的仰起头,当看到李承志的五官皱做一团,好似极度纠结之时,元恪的心不断的往下沉。

这逆臣,难道心动了?

李承志抬起眼帘,目光已围做一团,将他与皇帝紧紧护在中间的元嘉、高肇、元怿、元雍、元悦、游肇、刘芳、崔光、王晃、徐謇,以及泪眼汪汪的看着他,已将他当作主心骨的高英,心绪就如海潮袭岸,一浪强过一浪。

皇帝时常骂自己为逆臣,但谁人不知恰恰相反?

特别是自舍命救驾,九死一生之后,皇帝更是将他当做唯一可信之人。若他李承志都降了,这殿中敢陪着皇帝殉节的,还能剩几个?

李承志本是想挤出一丝笑,但等嘴咧开,却异常难看:“陛下,你能劝太尉、劝司空、劝颍川王,为何独独轮到微臣时,竟就不劝了?”

皇帝脸上的肉急速抽动,仿佛眼角都要崩开:“你曾言:人心最是经不起试探,又常称:生死间有大恐怖……若你贪生怕死,朕便是劝你一千遍,一万遍又有何用?”

李承志都像是要哭出来了一样:“既然知道不能试探,那就下令啊?陛下,不要玩了,会死人的……”

“玩?怪不得你这逆臣能捱到此时,竟还以为朕……朕留了后手?”

皇帝抬起手指了一圈,自嘲般的笑着,“贼人尽数显形,如今已然真相大白,水落石出,朕还能擒谁?呵呵……你若怕死,就降吧……”

降?

元怀说的好听:首义之功,必会重用……

你当我是三岁小孩?

也不看看自进殿之后,于忠历数了自己的多少条罪状,竟比皇帝还要多?

抛开这一点不论,就只一个元继,就恨不得将自己挫骨扬灰。也绝不可能放过父母、家人……

哈哈,皇帝没有后手……竟真的没有后手?

自己要死了……

就如当头被砸了一锤,李承志只觉眼前金星乱冒,气血疯了一般的往头上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魏春》,方便以后阅读大魏春第452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魏春第452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并对大魏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