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肠子悔青了

作品:大魏春|作者:眀志|分类:穿越|更新:2022-05-30 17:30:56|字数:8050字

高英准奏,崔光正欲出殿,迎面便撞上了仓惶奔来的秦松。

看他满头大汗,目露惶急之色,崔光心里一咯噔:“长秋卿何故惊慌?”

秦松应该是想笑着打声招呼,但嘴一咧,却比哭还难看。

又看诸辅皆是虎视眈眈,高英也目露质问之色,秦松怅然一叹:“先请尚书入殿,待我秉予太后!”

看来是又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崔光自是好奇不已。但稍一犹豫,还是迈出了大殿。

如今火烧眉毛,十万火急,先予李承志传旨才是要紧。若有大事发生,自然不可能瞒他这位尚书丞,稍后再问也不迟。

心中如此思量,崔光不由的加快了脚步。但他还未走出三丈,突的一顿。脚下似是长了钉子,竟是半步都已迈不动了。

不知秦松如何秉奏,但太后的惊呼却针一般刺进了他的耳朵:“李承志予上党遇刺身亡?”

就如平地惊雷,崔光猛的一晃,不敢置身的转过了头。

只见太后脸色青白,一双凤目往外急突,仿佛染了疟疾,整个人抖的如筛糠一般。

而殿下诸臣皆似被雷劈了一般,个个张大了嘴,一动不动。

崔光转过了身,犹如行尸走肉,一步一步的捱进了大殿。直到门槛将他一绊,他才恍若惊梦。

李承志死了?

怎可能……

“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奚康生猛的起身,声如铜钟,震的大殿嗡嗡作响,“尚书片刻之前还称:李国公七日前便至建兴,如今过了七日,他怎会依旧滞留于不足百里外的上党?

再者上党距京城也才堪堪五百余里,快马加急不过一日,何至于国公予六日前遇害,今日才有急报送抵京城?

且即言是高肇谋害予国公,那如今予夏州公然高举判旗,兴风作浪之逆贼又是何人?”

他身高七尺有余,壮如铁塔,再加生的豹头环眼,燕颔环须,如今更是须发皆张,就如夜叉下凡一般,骇的秦松连连倒退。

连着退了三四步,直到被崔光抵住后背,秦松才猝然惊觉,连忙从袖中摸出两封急奏,快步呈予高英。

“来使称:六日前,高……高肇假借巡治水患之名,突至并州。而后诓骗卫县伯(王显)同至上党,于当夜欲在驿站谋害国公未果。因高肇公然召见封国之军将,秘授机宜,是以国公谨慎起间,置封国中军予城外,只携家眷宿于郡衙官舍……

次日,高肇依旧假借巡查河道之名,诓卫县伯北上,又予城中留高氏部曲一旅。而值当日黄昏之际,高氏部曲猝然发难,上党郡兵救之不及,才致国公遇难……

便是因封国中军之中有高肇党徒,受其蛊惑而公然反叛,且围攻上党足有五日,以求献城于高肇,才使上党之急奏无法秉至京中。后久攻不下,叛军仓惶北逃,上党郡守李宪才遣使来报……”

不但被他视作救命稻草的李承志死了,叛贼甚至已然攻到了上党?

高英只觉眼前一黑,猛的晃了两下。

众臣依旧惊骇不已,竟未察觉太后异样。还是秦松眼尖,急将她扶住。

高英用力一咬舌尖,眼中流下两行浊泪:“他力冠三军,勇不可敌,如何就……就遭了贼人暗算?”

“火油……只因刺客用的是火油……”

秦松嘶声应道,“贼人火箭齐发,同时抛入没去罐,火势迎风就长,只几息,官舍便如火海,人不能近。待郡守李钦召齐衙兵,已然救之不及……”

“呵呵……火油,又是火油?”

高英凄然一笑,紧紧的盯着元澄,“当初尔等与中山王口口声声,称如此国之利器,岂能藏于汉臣之手?而后千方百计,用尽手段逼迫于他交出了配方。如今可好,不但害死了他,更是成为贼人起事的凭仗?尔等,可如意了?”

此言何其诛心,元澄与元嘉脸色一白,重重的一头磕了下去。

李承志不止一次说过,那火油虽藏如地下,但如河流,必有分支,是以金明郡之油清绝不止一座,至少也有六七口。

李承志更说过,此物有毒,且有巨毒。高肇与高猛已有不臣之心,见此利器必会如获至宝,十之八九会泽渔而涸,拿人命去填。

当时太后与朝臣皆是半信半疑,虽派人查过,派的却是元晖这样的草包,毛都未查到一根不说,还被高猛耍的团团转。

而直至高肇叛逃至北地,才有急报传来,那油湖不但有七口,高猛为采火油,更是罔顾人命,逼死了足足五六万壮丁。

整个夏州,才有多少男丁?

每当忆及,太后与众臣便不寒而栗,更是悔的肠子发青:每一桩,竟然都未出李承志预料?

高英后悔莫及,众辅臣何尝不后悔?

就只元澄状如疯癫,喃喃自语:“为何就这般巧:高肇方一起兵,李承志就死了?而巧之又巧的是,李承志方一出京,高肇便假借巡治水患之名紧随其后,且先一步遣李承志之父兄予北地?”

高英先是一懵,缓了几息才知元澄所言何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魏春》,方便以后阅读大魏春第592章 肠子悔青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魏春第592章 肠子悔青了并对大魏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