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辽王殿下会神通!

作品: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作者:蓝白的天|分类:穿越|更新:2022-02-01 14:26:50|字数:4614字

此时的应天府正是二月春暖花开之时。

正所谓人勤春来早,秋时收获忙,这应天府城外的田亩之间,老百姓们大多已经开始劳作,王初四也扛着锄头在田间劳作,干的格外卖力。

因为这能种田的机会,那真是来之不易啊,何况这还是他自家的田呢!自从来了个朱皇帝,把元人赶跑了以后,家家户户填户籍造册子分田亩,这田再也不是地主家的,而是自己家的了。

最重要的,还是每年交的赋税远远比之元朝时候要少了很多,元朝时候,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赋税很低,但那些收税的人两头吃利,元廷交一份,百姓这边收十份!像以前田里种出来的东西全交了,都还欠着赋税呢,真的是眼睁睁的看着全家饿死,毫无办法。

大明建立以来,虽然明面上的赋税多了,但说收多少就是多少,哪个敢多收赋税,皇帝真的直接扒了他们的皮,填草吊起来的,现在官府衙门门口还吊着一个人皮草人呢,是前任县太爷,上任没两年,因为多收赋税的事情,这命就没了,谁提起来都是拍手称快!

这日子有了盼头,干活也卖力很多。

王初四正干着活呢,却见到一群骑马的兵士,簇拥着两个年轻人来到了紫金山下,这群人还拿着两个长杆子,也不知道是干啥用的,身后还跟了不少来看热闹的老百姓,周围农田里忙碌的庄稼汉子们也都纷纷聚了过来,想看看这是要干嘛呢。

王初四也放下了手底下的活,跟着过去看热闹,只是看着那两个年轻人,穿着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样,仔细一瞧,王初四吓得锄头都快要拿不稳了,就听边上也有人低声说道:

“哎呦,那两人穿着龙啊?”

边上人一听这话也是吓了一跳,不过还是有识货的人解释说:

“那叫蟒,四爪呢。”

“那他们两是皇子啊!”

“厉害了啊!”

老百姓们远远地说着,王初四也不懂这些,但既然是皇子,那肯定是了不起的人物,龙生龙凤生凤,皇帝生的儿子,差不了的。

王初四心里面这样想着,就见到前面有一人跑回来,满脸兴奋的表情说道:

“你们知道这两位皇子是什么身份吗?来干什么的吗?”

其他人瞧见这人好像知道点什么,赶忙催促他赶紧说,那人喝了一口水,说道:

“我方才打听了,那位高个一点的,是当今天子的第三个儿子,是当今的辽王殿下,他是来测一测这紫金山有多高!”

王初四一听惊了,说道:

“测山有多高?怎么测啊,辽王殿下难道要钻山里面去量啊?”

其他的老百姓们一听也是乐呵了,纷纷说道:

“哎呦,那这是神通啊。”

“怕不是神仙吧?”

“也有可能就是随口说说,出来郊游的呢。”

老百姓们嘴巴上这么说着,但心里面和王初四是一样的,都想要看看,这辽王殿下怎么测量紫金山的高度呢?

………………

朱启此时还不知道身后聚集起来的那些看热闹的老百姓们,正纷纷议论关于测绘山高的事情。

毕竟离得远也听不见,他堂而皇之的过来,又不是什么机密事务,保密是不可能的,更没有驱赶那些百姓,毕竟朱元璋不同其他皇帝,他们皇子外出,驱赶百姓被知道的话,那绝对少不了一顿揍,更何况以朱启的脾性,也不可能去驱赶百姓的。

朱启瞧见位置差不多,便开始安排手下的人,开始测绘的工作。

首先是放下了第一根标杆,隔着一千步,放下第二根标杆。

随后从第一根标杆开始,逐渐后退,直到视野中,山峰的最高点和标杆的最高点重合位置,标记下所站的位置,记录后退的步数距离。

再从第二根标杆开始,重复之前的动作,确认第二根标杆的顶端和山峰最高点重合以后,标记下所站的位置,也记录后退的步数距离。

那些金吾卫的士兵们,听着辽王殿下的命令,也是一头雾水,心想着这是在干什么哦,在这里立杆子,退来退去的,从头到尾都是在玩标杆,跟山高有什么关系啊?

他们心里面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只能执行命令,随后就瞧见辽王殿下获得了所有数据之后,开始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写画了起来,一个个的符号根本就看不懂。

朱棣也看不懂,忍不住问道:

“三哥,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朱启正在做算术题呢,漫不经心的答了一句:“算算数呢。”

朱棣也学过算术,但从未像三哥这样算过,况且这些东西跟山高有什么关系啊?他还想再问,朱启已经拍了拍手,把写算术题的木棍给扔到了一边,说道:

“算完了,第一座山高一百二十丈,走,下一个山头!”

朱棣人都傻了,这就算完了?朱启看着朱棣一脸懵逼的表情,就知道他没看明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算法来计算山高,并非是自己独创的,朱启此时大大方方的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方便以后阅读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第11章 辽王殿下会神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第11章 辽王殿下会神通!并对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