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朱总的光辉事迹

作品:影视世界:开局表白乔晶晶|作者:心动豆鱼叉|分类:古言|更新:2022-09-27 22:24:29|字数:4454字

有了合作意向,其实就已经谈的差不多了。无非就是金额问题。

在这方面,朱总就显得十分随意了。

开口就是一百万。

王秋来苦笑起来。

“朱总,不是我们嫌钱烧手,而是这部戏……还真的不值100万。”

“哈?”朱总诧异地问道:“你们这是要拍电影是吧?”

“是的。”

“100万竟然超了?”

“是超了。”王秋来如实说道:“咱也明人不说暗话,咱这戏,算上场景,加起来也就八十万左右,其中我们公司打算投资三十万,B站投资三十万,剩余就二十万,这也是我这一次来找朱总的原因,体量小嘛。”

“这怎么可能?”朱总不可思议地问道:“我虽然读书少,但你被骗我!我去年投资一部特么所谓的大制作,结果特娘的要了我三百万,结果票房才29,亏得我差点要卖裤子,怎么到你们这里,就二十万?”

“哈,朱总,我爷爷也是东北人,咱也算是老乡,这老乡见老乡……”

“见面放一枪?”朱总反问。

“噗嗤!哈哈!朱总你真逗。”许茂山笑了起来。

“呵,朱总玩笑了,这戏的确不需要多少钱。”王秋来拿着一份文件交给朱总。

“这个……”朱总一脸尴尬。

“放心,我知道,你看一下就明白。”王秋来笑着说道。

朱总心怀忐忑地打开了文件。

然而看了之后,朱总一愣,随即越看越惊奇。

“王总,你这报表,绝了!”朱总称赞说道。

许茂山瞄了一眼。

只见报告上面用十分浅显、粗白的大白话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个剧组的构成,并且里面还有着一系列支出明细,除此之外,还有着一份B站合约的复印件。

简单来说,这是一份哪怕识字不多,仅有小学文化也能看得明白的报告。

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专业名词,也没有那么多巧立名目,每个职务下面都有着白话进行的解释。

可以说,这样的一份报告,如果交给其他公司,那就只是一份垃圾报告而已。

可交给朱总,却完全恰到好处。

从朱总的言谈举止来说,朱总的学历应该不是特别高。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强调报告的专业性,却忽略了观看报告人的实际情况,那么这份报告就是失败的。

“别的不说,就凭借这份报告,这钱……我投了。”朱总高兴地说道。

朱总竟然如此畅快的同意投资,显然让一旁的许茂山满脸疑惑。

“茂茂啊,你是不道。”见到许茂山的表情,朱总大吐苦水,“咱一个地里摸爬滚打的臭老九,能认识几个大字?偏偏公司这发展的好吧,这钱就止不住了,我这人也没啥爱好,就以前小时候看《少林寺》、看《上海滩》看的热血沸腾的,就想着自己要是也能够吃……吃什么来着……”

“叱咤风云。”许茂山忍不住提醒道。

“啊对!就是叱咤风云!”朱总感慨了一句:“还是你们大明星的有文化。”

许茂山一阵尴尬。

一旁的王秋来在偷笑。

“这不是因为那啥《古惑仔》嘛,就想着自己也出去混,结果俺老爹直接抽折了三个皮带,我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提过。”

“噗嗤!”一旁的小姐姐听得都笑喷了。

朱总也不在意,笑呵呵地说着自己当年的往事。

“可俺也不爱学习,俺老爹打我我也不去,后来老爹没辙了,直接带着我去摘木耳,就是现在……那啥,啥来着?哦哦,对了!体验生活!”朱总好不容易憋出一个词,他自己倒是十分得意。

王秋来莞尔。

“朱总,那你后来回去学习了?”许茂山好奇地问道。

“没有。”提到这个,朱总就有些得意了,“俺年轻那时候,长得壮,干得多,赚得比俺老爹还多,老爹后来就再也没提过让俺回去上学。”

“朱总,我一直听说东北的木耳好,难道东北一年四季都有木耳么?”

“哈,这你可问对人了!”朱总洋洋得意地说道:“这东北的木耳还是数HLJ的最正宗,而木耳一年只有六月份到十月份的采摘期,过了采摘期,这木耳就化了。”

“那朱总是怎么做到现在这规模的?”王秋来倒是有些好奇了。

见到许茂山一脸迷茫,王秋来解释道:“共济贸易是东北最大的木耳采摘销售一条龙公司,市值,二十个亿吧。”

“嘶——朱总威武!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许茂山端起茶水,对着朱总说道。

“嘿嘿,好说,好说,都是小钱,小钱。”朱总显得十分自得。

喝完茶水,朱总笑呵呵地解释起来。

原来朱总当年随着父亲一同去摘木耳。

从那次生活体验之中,朱总就发现了自己的经商天赋。

那个时候,东北的木耳产量大,但摘东西的工人却非常少。

恰好,当年朱总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因为其本人身高体壮,本人又为人仗义,所以一直都和一些人有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影视世界:开局表白乔晶晶》,方便以后阅读影视世界:开局表白乔晶晶第42章 朱总的光辉事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影视世界:开局表白乔晶晶第42章 朱总的光辉事迹并对影视世界:开局表白乔晶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