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移动通讯

作品:明末之席卷天下|作者:明镜要高悬|分类:穿越|更新:2022-10-03 10:53:52|字数:8310字

“要不,换个地方?”许斌问。

“换个毛,为了美女,拼了。”丁毅叫道。

雍和馆之所以这么贵,据说是大乾皇宫御用厨师退休后创立,而且历代厨师都是请退休后的皇宫御厨。

里面所有的原材尽量都用新鲜的,全国各地的高档食材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的。

雍和馆主营中餐,但你想吃牛排,也有。

别看雍和馆这么贵,但他生意还挺好的,有时晚去了都没位置,丁毅听说后,一下课就出去了。

他带关许斌两人赶到雍和馆才五点不到,一问后发现,现在十人包厢已经只有最后一个,还好来的快,丁毅要了这里的电话,以后可以电话预定,不用跑来。

定完包厢,他打了个电话到宋翩宿舍,几个女锦还在宿舍没出来,她们表示,六点前到。

三人没事就在包厢里等着,许斌提议打牌,陈柯摇头不玩,然后居然从怀里摸出一本书,低头看起了书。

我去,丁毅第一次看到锦衣卫这么认真:“陈柯你准备科举吗?”

“不是,兴趣爱好,职业爱好。”

许斌道:“你可别小看他,京城皇家大学,电子专业本科毕业生。”

“握草。”丁毅爆粗口了,陈柯则尴尬笑笑:“没什么,没什么。”

京城皇帝大学,相当于后世的清华北大,关键大乾现在最牛的就是京城皇家大学,也是丁毅当年一手创办的。

当年丁毅创办的时候,全校也就一千多人,几十个老师。

现在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全校有六万多学生,上千个老师,在国内排第一,在全世界排第三。

与后世不同,当年皇家大学在丁毅的带领下,最早完善各门学科,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物理,化学,电子等专业。

目前皇家学校仅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就达一万多人。

陈柯和这世的丁毅一样,祖上在大乾太祖时代闹过事,不能科举。

所以他上完大学本科后,没有再读研究生,本来学校包送他去英国继续深造的。

他因为电子学的很好,锦衣卫特招入队,主要负责对讲机,通讯这块。

丁毅这时拿过他的书看了下:《无线电通信和电磁感应》。

许斌道:“你别看,根本看不懂,这家伙变太的,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陈柯呵呵一笑,表情还是有点得意。

丁毅看着书名,打开后看了几眼,果然看不懂,他也算两次穿越的奇人,居然还有看不懂的书,当然,他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他是谁啊?

他是皇帝丁毅,无所不能的旅顺丁大人。

“你在研究啥?通讯?”

陈柯想了想:“我不知道怎么和你们说,丁毅你说的也对,就是一种通迅。”

“咱们现在用对讲机通话,但距离有限,所以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学的这种专业,能不能把无线通信和电磁感应相结合,使通话距离变的更远。”

“大乾宣平8年(1726年)皇家大学教授沈一山和英国物理学家法斯奇一起发现了电磁感应,为我们大乾电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柯不说,丁毅也不知道,原来大乾现在已经有的手机,不过现在叫移动电话,但没有民用。

原时空,1831年由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在100年后(1940年),由美丽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第一台移动电话,但当地体积太大,不方便移动,只能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直到六年后,即1946年把移动电话安装到汽车上,在行驶的汽车上,打出世界上第一个移动电话。

1957年,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k-1型移动电话,把设备从三公斤减到一斤,此时已经可以打向任意一个固定电话,接受范围在60年代达到200公里。

再到1973年,摩托罗拉的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代正式的移动电话,也就是所谓的大哥大。

而中国一直到1987年,即十几年后,才由广东率先建设了900mhz模拟移动电话。摩托罗拉也在京师设立了办事处,推销移动电话。这种重量级的移动电话,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都在一斤以上。它除了打电话没别的功能,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喊。它的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分钟通话。虽然如此,大哥大还是非常紧俏,有钱难求。当年,大哥大公开价格在元左右,但一般要花元才可能买到,黑市售价曾高达5万元。这不仅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就是中小企业买得起的也不多。

这是原时空手机的发展史,而在这个时空,因为丁毅的皇家大学建的早,弄的好,提前一百年发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并在五十年前完成全国电话电报的建设,然后这五十年里,皇家大学和皇家科学院一起在联合研究移动电话。

八年前,陈柯还在学校的时候,就看到学校里有战地移动电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席卷天下》,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席卷天下第970章 移动通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席卷天下第970章 移动通讯并对明末之席卷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