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抚恤

作品: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作者:言成言成|分类:历史|更新:2022-10-11 23:28:24|字数:5168字

第二天一早,平安坊的坊门内就架起了几座炉子,上面坐着大大的陶锅,烧着热水。

等到朱由检骑着赤色战马来到坊门,常延龄满腹牢骚的迎了上来。

“殿下,一大早的就让我来干这种活,指使几个手下不就得了吗?”

朱由检恨铁不成钢的踢了常延龄一脚,“若是他们靠得住,小爷我何必指使你。你以为自己这个锦衣卫试百户是好当的吗?”

“殿下早点说嘛,我也好好盯着点。”常延龄撇撇嘴道。

“叫大人。”朱由检没好气的怒声道。

“大人息怒。”常延龄连忙低声下气的道。

朱由检叹了声气,这些勋贵子弟确实忠心讲义气,但是浪荡的性子也确实让人头疼。

掀开木盖,用勺子在里面搅拌了下,就捞上来几块羊肉。

“再倒一些胡椒和盐巴,白萝卜再切十个,清汤寡水的怎么吃?”

常延龄唉声叹气的去办,他老想能去城西的锦衣卫千户衙门看看,不想待在平安坊这个穷地方。

等到一勺子下去能够飘上了羊肉和白萝卜,朱由检才点点头,对着旁边的里长问道:“锦衣卫遗孀统计出来了吗?”

里长连忙道:“统计出来了,有七十三户,只不过东厂那边的遗孀见了,也闹着要统计。”

谁都知道这是个好处,东厂那边的遗孤自然也想沾上。

朱由检想了想,一个孤寡带着孩子艰难度日已经够可怜了,他们的丈夫还是为国尽忠而死,若是不管,自己晚上恐怕会睡不着。

张世泽将名册递了上来,东厂的遗孤已经统计在上面。

这就是张世泽和常延龄的不同,他做事永远滴水不漏,常延龄却老是想当带着手下,威风凛凛的办大案。

张世泽带着里长走在坊道上,敲着铜锣让平安坊的百姓出来。

其实不用他们叫,很多鼻子灵的百姓已经走出家门,闻着香喷喷的羊汤一直流口水。

等到人聚集的差不多,里长回头看了眼。

朱由检点点头,里长才将城西锦衣卫千户的变故说出来,现在的千户所由吴襄代领,手下有张世泽、常延龄两个试百户,其余的勋贵子弟担任总旗、小旗官。

平安坊就在城西,这些坊民多是做苦力,小贩,突然之间以为这是新上任的官员索要好处的,一个个脸色难看。

等到里长言明,由城西锦衣卫千户所宴请平安坊百姓,吃面饼喝羊汤的时候,竟然无一个坊民上前。

这让常延龄十分的不爽,他一大早跑过来煮羊汤,结果就落了个这种下场。

其余勋贵子弟也纷纷不忿,叫嚣着要将陶锅一脚踹翻,让这群不识时务的坊民喝西北风去。

最后还是朱由检站出来,他瞪了一眼闹得最凶的常延龄,看着一旁的百姓拱手道:“诸位坊民,王千户剥削日久,坊民困苦,诸多锦衣卫家眷竟无余粮度日,此事本王已经知晓。今日稍备羊汤为大家充饥,请大家听我一言。”

这时一个身穿麻衣的壮硕汉子大声问道:“敢问大人可是信王殿下?”

朱由检点头承认。

哪里想到壮硕汉子闻言纳头便拜,高声道:“贤王为民做主,诛杀奸贼,小人敬佩,甘为殿下前驱。”

百姓们纷纷喧哗起来,他们没有想到面前年轻的大人,竟然就是护国安民的信王殿下。

信王殿下是什么人?是贤王,是为百姓做主的好人,他怎么可能索要好处。

密密麻麻的坊民跪满了一地,杂乱的喊声让朱由检只能面带微笑,释放自己的善意。

终于等到坊民们平静下来,张世泽穿着百户官服,大声的招呼坊民排队打饭。

远远的五支队伍,每人一盆羊汤两个面饼,就连孩子也是这么多。

其中一支队伍人数明显少了一些,这是锦衣卫和东厂遗孤的队伍,他们的父兄丈夫为国牺牲,理应得到优待。

所以他们的羊汤肉和萝卜最多,也能多得一个面饼,对死去之人的埋怨变成了怀念,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父兄丈夫死的有些价值。

这群平安坊最穷苦的人得到了信王殿下的优待,其余的坊民充满了好奇、平静或者是不忿的眼神。

但是这些还没有结束,当朱由检当众宣布,今后恢复锦衣卫和东厂遗孤的抚恤,按照生前官职,每月可以领三到十斗粮食,整个平安坊陷入巨大的震动中。

遗孤们惊讶的呆立在原地,其余的坊民则是羡慕嫉妒恨的望着他们。

这就是说,今后只要信王殿下在一天,这些遗孤们每月就能白得三到十斗的粮食,不会再挨饿,甚至还有余粮能够贩卖。

天大的惊喜让这群遗孤纷纷跪在地上,放声痛哭。

失去男人的门户是没有尊严可言的,坊里纠纷谁都能压她们一头,好的活计永远轮不到她们,饥寒穷苦,多少个夜晚她们曾想过吊死在房梁上。

但是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空了的米缸,她们第二天还是要早早起来替人浆洗衣服,做活求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第八十九章 抚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第八十九章 抚恤并对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