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木匠皇帝

作品:天启1626|作者:青虫月二|分类:历史|更新:2022-10-26 00:34:27|字数:13908字

第四十四章木匠皇帝

“你不必拍朕的马屁,朕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古而来朕虽然自负了得,可若是比起先圣之人来说,朕差得还差得远了,先不论及公输班,就算是当年孔明的木牛流马也是让朕佩服十分。

而再早一些的墨子也精于此道,他的机关术那才是真正的精巧绝仑,只是墨子非只是木艺一途,也利用了其它的机括就更了不得了。

寡人自幼长于这紫禁城,虽然对于外人来说富丽堂皇,天下无二,可对于寡人来说却有如牢笼。

所以朕自小就想飞出此牢笼之中,自小朕就喜欢观察天上飞鸟之态,更自小就喜欢玩鹰,观察它们的身体结构,死在朕手中的鹰怕也有几十只了吧?”

朱由校说完看了看王体乾。

“是是是,皇上天纵之资天下无人能及,自小就能解剖老鹰,掌握了老鹰飞翔技能,自己捉摸就做出这浴火飞莺,只怕是公输班再世也造不出来。”

王体乾看起来自小就侍奉着朱由校,对于朱由校十分了解,只是拍马屁的话却又让朱由校有些厌恶。

王穿没想到的是这个自负了得的朱由校所自负的非是与自古以来的皇帝相比,而是与鲁班、孔明、墨子之类的木艺大师相比,看起来他对于当皇帝还真的看不上眼。

别人眼中求之不得,生于泰山的皇位,在他眼中如同草芥不如,这让王穿听了也是无话可说。

“玄静,你觉得如何呢?

我知道你们修道之人可以驭空而行,甚至腾云驾雾,来无影去无踪,根本上是看不上寡人这种小玩艺的。”

朱由校与王穿不语,此时也想听一听玄门之人的想法。

“皇上天性自然,崇尚自由,模仿苍鹰来制作如此精良的浴火飞莺,小女也是头一次见,可谓大开眼界。

说实话,此种想法与道家真义是不谋而合,所以小女只有佩服之心,不敢有何小瞧之意。

只是世间万物刚柔相济,小女觉得这翅膀似乎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而风之势要掌控好必然要刚柔并济这样飞在天上才会更更回适应于风之性,不会过刚而折,也不会过柔而废。

另外小女觉得若心想往自由,又何怪于高墙,心之所往可遨游于天地之间,圣人不出户而知天下事,难道说守住陋室心就不自由了吗?”

玄静知道王穿是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了,要不然就不会除了拍马屁还是拍马屁了,早就说自己见解了。

而朱由校自然要问王穿的建议,那么此时由玄静说出来,就给王穿解了麻烦。

朱由校一听,用手摸着飞莺翅膀的主龙骨,若有所思,最后却是一拍脑袋道:“不错不错,玄静不愧是得道高人,一语惊醒朕。

去年时朕驾此飞莺本也飞入蓝天,只是因为翅膀这些机用括太过僵硬,这才一时卡住,让朕摔了下来,若是把这些关节之处加以柔性处理,自然能飞得更长久,也少了磨损,而且更像一个真正的老鹰了。

至于说玄静所言朕向往的自由在心不在体,这是你们修行之人所持之境,对于普通人而言,若身不能自由,心何来自由。

以道来观天下,天下之人皆是庸人愚人,以天下人世俗之心来观道,又会觉得道却又太过可笑,毫无意义。

道传之几千年,能得道者屈指可数,就是因为世人不愿放弃身之所欲,放弃世间的名利权势,放弃一切富贵享受。

此非是世人之愚,而是世人之性如此,人若不贪无欲道自随之,无所谓修与不修,更何况朕制此飞莺也非全是为了自己。”

朱由校此时脸上带着真正的笑,十分兴奋,显然玄静的刚柔并济虽然是道家所说,可用于他的浴火飞莺也是十分适合。

而他对于世人的理解显然要超过玄静,他知道世人之所以不愿修道,更愿信佛,是佛可以有求必应,而道却要人清心寡欲,甚至于无欲无求。

佛教宣扬行善止恶,给人的是一种期盼,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积德可以往生西天,来世更是可以因此而得福报,这都给人一种向往。

所以佛教在大中华的土地上借鸡生蛋才会十分兴盛,而道教则少有人问津,皆因道教之道虚无飘渺,除了得道成仙之外,修道之人似乎全然感受不到什么好处。

若不说道教,若是说纯粹的道家,那就更让人不会舍弃现在而去求虚无飘渺的道了,因为就连老子都说过,不尚贤,也不自称为圣人,就是不提倡有欲而求,毕竟崇拜与追求其实都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关尹子对此理解得才是真的透彻,勿以行观圣人,道无蹟,勿以言观圣人,道无言,勿以能观圣人,道无为,勿以貌观圣人,道无形。)

说佛教在中国是借鸡生蛋其实是因为佛教引用了许多中国传统道家的东西,引为所用,又利用了人性里有欲而求的想法,所以更多人愿意相信一个有形有像的那些佛,而不愿相信一个无的道。

但作为帝王来说,又信道不信佛,大体上自古帝王术其实就是道家无为之术,真正说到愚民的却是佛教与儒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启1626》,方便以后阅读天启1626第四十四章 木匠皇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启1626第四十四章 木匠皇帝并对天启1626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