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鞑子首战先败

作品: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作者:牧者有神|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0 22:04:44|字数:4692字

167、鞑子首战先败

朱信可不是平白无故才来的自信,明军团山营的战斗力更不是盖的。

刘波带着手下十辆战车和两百名步兵,率先出阵将作为前锋,前往迎击鞑子的两百重骑兵。

等刘波带着手下兵马才刚排好阵线,才一抬头,就望见了正气势汹汹杀来的鞑子重骑兵。

鞑子的两百重骑兵,平素也是耍横惯了。

正所谓物似主人形,这些鞑子重骑兵跟随硕讬,同样也像极了主将硕讬的性格。

在这些重骑兵看来,明军就是硕讬口中那些不堪一击的废物,根本不足为虑。

眼见明军一股小部队出阵,还直接排列出了一个奇怪的阵型,鞑子重骑兵们没有细想,直接喊起了一阵阵“杀”声,然后变化成楔形阵型,举起手中兵器就准备发起对明军的破阵攻势。

阵中的刘波微微一笑,直接跳下马来,然后举起手中的燧发枪,并迅速装好刺刀准备迎敌。

“鞑子来的可真是时候!步兵,检查弹药,上刺刀!战车,把佛郎机炮都给我瞄准好鞑子,直接来一波速射!准备······放!”

随着刘波的一声令下,十辆战车上的十门佛郎机炮,对着排列成楔形阵型的鞑子重骑兵直接就轰击了起来。

随着空中“嗖嗖嗖”的十颗炮弹,“轰隆隆”连番落在鞑子重骑兵的楔形阵型当中,瞬间就产生了连串的爆炸和冲击力。

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当场就将鞑子楔形阵首的十多名打头阵的骑兵,硬生生给掀翻倒地。

佛郎机炮具备的高射速,让鞑子重骑兵都还没来得及从第一轮火炮轰击当中反应过来,第二波、第三波炮弹就飞到了鞑子重骑兵当中,瞬间产生“轰隆隆”的炮击效果,强大而又连串的冲击力之下,又有十多名骑兵瞬间被掀翻倒地。

炮弹落下之后,最为倒霉的是被炮弹直接击中的鞑子,连人带马直接就被撕成碎片。

鞑子可能还不知道的是,团山营的佛郎机炮,每炮以母炮载于炮车当中,又配有子炮三门,发射的时候,将子炮装入母炮,发射完再拿出来,然后再装填第二个子炮。

根据团山营战士们平时的操演,前三炮射击总共费时不到20秒。

如此高射速之下,装载着十门佛郎机炮的战车,只要将炮口调校好,稳稳地瞄准鞑子,剩下的事情就是不断发射、不断更换子炮,不断输出的火力。

这样高效的射击速度,别说鞑子的重骑兵,就算是鞑子出动大象兵,那也扛不住呀。

果不其然,仅仅只过去了片刻,鞑子重骑兵的阵形就被打乱了。

接连战死了六十多名骑兵之后,鞑子显得有些慌了。

“快,分兵包抄!躲开明军的火炮!”

鞑子的重骑兵迅速重整旗鼓,采用分兵包抄的方式,准备从左右两边冲击明军。

可问题是,明军早已经排列成了空心方阵。

刘波亲率领十门战车火炮部署于阵中间,随时可以转动装载在战车上的佛郎机炮,将炮口对准四面的敌人。

空心方阵的四面,则各部署了五十名燧发枪步兵,每一面又都各自部署了两排各二十五名燧发枪步兵,步兵们枪刺一致对外,四面防御,让鞑子骑兵根本无从下手。

二十多名鞑子的重骑兵,准备从东面发起进攻。

鞑子的重骑兵们,先拿出弓箭,然后远远地搭起箭矢,接着立即拍马上前,准备使用最惯常的骑射战术——先贴近,再发射,然后反复环绕。

其精髓就是,鞑子直接策马以高速奔袭的状态之下,抵近敌人,然后快速连续射击三个近距离目标。

鞑子的骑手,驾驭着高速奔跑的战马,必须在几秒之内完成取箭、认弦、瞄准、射击。鞑子的骑手正面射击,是基本就是直接瞄准步兵的脸部,以非常近的距离,连续射出三箭,专门欺负步兵。这考验的是骑手的马术、弓射速度、以及瞬间瞄准能力。

对于鞑子这种骑射战术,明军称其为“一马三箭”或者是“五步射面”,其实也是明军骑兵日常的训练科目之一。

只不过相比较于鞑子的骑兵,明军武备废弛,再也难以出现像后金这种大规模的骑兵兵团。而鞑子军队,则以骑兵为主,战斗的时候常常进行突袭,快速冲击明军阵地,冲乱明军阵脚,从而获胜。鞑子的骑兵行动迅速,行踪飘忽,明军在这方面可没少吃亏。

而且恐怖的是,鞑子的骑兵往往会以几十上百名骑兵为小团队,反复环绕目标敌人,执行“一马三箭”战术。

如此反复之下,鞑子总能轻易取胜。

这也是为何鞑子的重骑兵们为何会和硕讬看法一致,认为明军不堪一击的缘由。

可今天鞑子的重骑兵们,却遭遇了硬茬。

“鞑子来了!准备!佛郎机炮和燧发枪,发射!”

随着刘波的一声令下,等那二十多名鞑子重骑兵才刚一进入明军火力射程范围之内,明军东面的防守力量就迅速开火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方便以后阅读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第167章 鞑子首战先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第167章 鞑子首战先败并对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