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姜越老越辣

作品:卸甲将军寡妇妻|作者:东峪山下客|分类:古言|更新:2022-11-26 22:25:34|字数:6178字

这不就有人嫉妒了。

谁?

张杨氏。

院子里三个灶一比,五房吃的最差。

都在一个院儿里住着,这些事儿哪瞒得过五房。

张杨氏又是个重度红眼病人,她能服气。

耍泼骂人是她的强项。装疯卖傻是她的本能。

于是院子里又热闹了一阵子。多亏了张老五不敢糊涂,强力镇压着这事才没闹大。

虽然还有些风言风语流传,也幸亏刘二女多长了个心眼儿只管做饭,送饭的活儿为避嫌交给了张伯书哥俩儿。

这也是母子俩一天难得的见面机会。

时间飞快,转眼间到了小年。

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煮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赶集。

二十八豆儿蒸锅。

二十九花花留

三十晚上吃扁食。

初一早上起来撅屁股。

随着这首过年的歌谣,刘二女更忙碌了。

这时的过年气氛很浓。虽然大家都缺衣少食,但习俗规矩一点儿都不敢更改。

自然各家的女人们很累。

尤其豆儿蒸锅,就是蒸包子,这是关系的过年期间一家子能不能吃饭的问题——

九曲县属于北方,吃食以面食加粗粮为主。

至于大米,五姓村缺水。吃水都不方便,种大米简直是天方夜谭。

自己买?饭都吃不起了,整那么多花样干啥。

他们唯一能吃一口大米的时候就是有一个住在河道边儿上的亲戚家一年给的一升半升。

可是够干个啥。喝汤都喝不饱,也就尝下味道。

所以只能吃面食。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从三十晚上开始,过年期间,一般所有的生意都会歇业。所以,所有的吃食要不准备好,到时候买都没处买去。

所以到时候不管勤快不勤快,各家的女人们都会加入蒸包子行列中。

包子好啊!不费油,加上馅儿还省粮食。

早晚煮点汤粥馏一馏,一天两顿饭做好了,真是省劲儿省事儿又省东西。再没有比这两全其美得了。

五姓村的包子,因地皮问题最有特色的是柿子皮拌红小豆馅的。

若单单是红小豆的馅指定不甜,人生太苦、辛苦劳作了一年吃不饱穿不暖,快过年了哪能不甜一甜嘴。

奈何糖又太贵并不是必需品。有太多的人家饭都吃不起了哪敢抛费钱财置办这些。

怎么办?

庄户人家的智慧,拌上捂出霜的柿子皮一块烧大锅煮烂,甜味儿就出来了。

这个馅儿,大人、小孩儿一般都爱吃。

除了这个,还有萝卜樱子馅儿的、萝卜丝馅儿的、南瓜丝馅儿的、白菜猪肉、韭菜鸡蛋的等等。这些主要看各家的家底儿。

刘二女除了蒸包子,还得蒸馒头。

张家元宴客时要当主食。

这也是张陈氏交给她的活计儿。

幸亏不是她一个人蒸。

也许是看着她老实了,张陈氏也不会特意打压她了。

毕竟是张伯书的亲娘,不看僧面看佛面。

能好好相处,谁又希望自己身上长着刺。

她只想达到目的,真不想把人逼急了,连一只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所以她让刘二女把本家的媳妇们都找来了。

这年头蒸馒头真不是容易的活儿。

首先因着是冬天面不好发,她们头一天就得把准备好的面和好放面盆里放到热炕上,再拿被子捂着。

因为全是待客用的,所以品相还要好,不能碱小发酸死硬死硬的,也不能碱大发黄蓬松开来。

必须是白馒头,面上还要做的光亮。

一大群女人们烧了两个大锅,直做了两天才罢休。

这还不算完,还得做油食,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油条、油糕、煮角、麻花儿,还有不能缺的给各位神仙上供的的小甜半拉儿。

刘二女直忙到了二十九才堪堪忙完。

他们家还守着孝,只能贴绿对联。在一家家红对联的映衬下格外显眼。

除夕这天上午,张家善领着侄子孙子拿着香一起去田间祖坟请祖宗回家过年来了,晚上便叫了刘二女和张知劲一块儿去三房吃团圆饭。

他们一个是名义上的儿媳妇儿,一个是侄子孤身一人,以前也就罢了,过年过节再不叫真说不过去。

因着有了两个‘外’人,这回放了两桌儿,整了七八个菜。

谁也不会在这当口找不痛快,不说别的,兆头都不吉利不是。

几个人难得又热闹又高兴的边吃边聊,子时一过,大良永定二年到来了。

喜欢卸甲将军寡妇妻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卸甲将军寡妇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卸甲将军寡妇妻》,方便以后阅读卸甲将军寡妇妻第六十四章 姜越老越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卸甲将军寡妇妻第六十四章 姜越老越辣并对卸甲将军寡妇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