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图南

作品:三国纵横之凉州辞|作者:日新说313|分类:历史|更新:2019-03-15 08:11:17|字数:8028字

在骠骑将军府的文武看来,由米贼张鲁割据的汉中殷富有蓄,而且巴蜀兵力弱小,正可趁着北方无大战的空隙派遣一支兵马南下进取汉中,从而达到夺取巴郡粮仓、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目的。

因此,在建安七年的秋季,由将军阎兴统帅文武裴辑、法正、阎规、马均、张就、全去恶、马岱、马铁、马休及降将高柔、成公英等人,率领步骑三万,汇合武都的苏则兵马,进攻汉中张鲁。

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沿途羌氐部落如影随从,但却在阳平关碰上了张鲁派出的汉中守军,敌将张卫、杨昂据险而守,南征大军连日攻打不克,而汉中兵将畏惧南征军,也不敢出关野战,于是两军在阳平关对峙,一直僵持到了十一月。

阳平关外,阎军大营。

主将阎兴与监军裴辑、参军法正几人默然坐在席位上,相对无言。

此战伊始,阎行是抱着乐观的心态来看待的,毕竟有知晓汉中地理的法正担任参军,兵分多路协同进军,加上巴蜀兵弱,南征军中又有马均督造的各类攻城器械,无论是攻坚还是野战,南征军都毫不畏惧,因此他和幕府文武皆相信汉中一定能够手到擒来。

阎行甚至密令阎兴,若是提前拿下汉中,巴蜀又有机可乘的话,可以派遣裴辑、高柔等人联络蜀中,里应外合,趁胜进攻蜀地的刘璋,一鼓作气夺取益州全境。

可没想到,南征的形势随着时日推移却变得愈发不利。先是几支兵分从斜谷、骆谷的偏师因为连日大雨,秋汛山洪冲垮栈道,无法南下会攻汉中;其次是敌将张卫、杨昂控制山险、据守不出,那些适合在平原攻坚作战的攻城器械收效甚微,就连重型抛石机也对嶙峋陡峭的山体无可奈何,南征军强攻不下;最后是法正建议派遣走山中间道的奇兵遭受板楯蛮兵的伏击,损失惨重,大败而还。

沉默许久,身为主将的阎兴终于开口,他看着裴辑、法正几人沉声说道:

“骠骑将军遣使传令,若是南征事不可为,可暂行北撤,撤退途中需防备米贼抄山中间道截击我军。”

法正心思动了动,抬眼望向阎兴问道:

“将军,莫非关东有警?”

法正身为幕府谋臣,他深知骠骑将军期盼着南征军能够攻取汉中,为此不惜调度大军南下,如今捷报未传,幕府却传令南征军勒师北撤,唯一可能的情况就是关东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阎兴没有隐瞒,他点了点头。

“的确,许都曹操率领大军南攻荆襄,连下博望、西鄂等城邑,南兵节节败退,骠骑将军应允了荆襄使者的求援,已经派遣伯阳、文远多名将军率军东出救援。”

虽然法正对关东的形势知道得不多,但依照去岁幕府仓曹记载的关中、三河等地储粮来看,只怕连年征战的阎行治下还支撑不起两线作战的后勤消耗,因此在答应了荆襄的求援之后,阎行随后传令南征军,若是无法取得突破,为减少无意义的消耗对峙,可尽快由阎兴率军循原路返回关中,南征之事先暂告一段落。

只是这样做,对于南征军上下而言,无疑将要蒙受进击不利、无功而返的屈辱。

“既然幕府军令已至,那将军准备何时撤军?”

监军裴辑静听良久,主动开口询问。主将阎兴闻言抿了抿嘴,最终却没有当即答复。

其实他心中也在犹豫不决,对峙数月,军令已至,是力图减少损失、尽快奉命撤退,还是不甘失败,最后再搏一把?

···

汉中,南郑。

高冠博带、长须飘飘,颇有几分仙人之风的张鲁站立于后院的楼阁之上,鸟瞰着低处的景色,愁眉不展。

自初平二年攻入汉中以来,张鲁掌控汉中一地已有十年之久,凭借着先人在汉、巴传道的荫泽和汉中险要的地理位置,与刘璋刀兵相见的五斗米道非但没有消亡,反而进入到了一个茁壮成长期,加上刘璋治下的巴地多有信奉五斗米道之人,使得张鲁的势力能够持续渗透到三巴之地。

而依照五斗米道“鬼卒——祭酒——大祭酒——师君”的传道体系,张鲁也建立了一个****的割据政权,尽管汉中偏居一隅,但治下也殷富安堵,百业兴盛。更重要的是蜀地刘璋暗弱,汉中并无强邻吞并之患,这使得踌躇满志的张鲁除了图南之外,还有意北上用兵,开拓疆土。

建安五年与逃附羌氐的韩遂联合,发兵北上攻打武都郡,即是张鲁雄心壮志的一次大胆尝试。

只是那一次北上用兵,不仅无功而返,还给汉中之地引来了滔天大祸。两年后,作为报复,关西阎行发动几路大军南下,声称誓要攻破汉中,生擒米贼问罪。

虽然最近的一路大军目前依旧被汉中守军阻挡在阳平关外,可是强敌压境,迟迟不退,还是让张鲁这些日子一直悬着的心放不下来。

说到底,汉中的安宁,不是因为张鲁足够强,而是因为周边的势力都足够的弱,所以一旦有强大的势力介入之后,整个汉中的形势顿时变得岌岌可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48章 图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48章 图南并对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