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兵法

作品:三国纵横之凉州辞|作者:日新说313|分类:历史|更新:2019-10-10 08:18:16|字数:6066字

谈论到兵法和阎行此番用兵的得意之处,傅干和田豫皆是亲身经历之人,也都跃跃欲试,只是碍于地位,还不敢立即开言。

阎行也看出了两人还有顾虑,于是接着笑道:

“无妨,孤今夜是来了兴致,想跟二子谈论兵法,尽可畅所欲言,无失言之罪。”

傅干追随阎行比较久,熟悉自家明公的性格,知道阎行一向喜欢提拔新人,也喜欢和军中年轻文武畅谈兵法政务,借机考察身边亲从文武的才能和潜力。

他决定抢占先机优势,于是率先发言:

“将军用兵,有古名将之风,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尤其是派遣大军水陆并进,在滨海道吸引虏兵的注意力,实则精选士卒从卢龙道疾驰长驱,可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妙用,当与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相媲美,不使古人专美于前。”

这些话在讨论兵法的范畴内,又趁机奉承了阎行的用兵才能,肯定了阎行征伐乌桓的选择,借着韩信的经典用兵案例挠中了阎行此次用兵的最大得意之处,饶是阎行阅历丰富,听到这里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有了傅干接过阎行的话,阐述了此番征伐乌桓用兵之妙,帐中的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只是田豫心知自己作为后手,若是同样顺着傅干的话接着说下去,那就有些重样腻味,变得是自己刻意吹捧阎行,纵然言之有物,无疑要落了下乘。

加上田豫对兵法的确有颇多见解,因此他没有紧接着发言,而是低头思索,酝酿着语言,以求顺利将心中所思所想,以一种最恰当的方式在阎行和傅干面前表达出来。

阎行也注意到了田豫的思索状,他等到傅干后面说完了赞同自己用兵的见解后,笑对田豫说道:

“国让熟读韬略,对兵法可有新解?”

“将军,豫略读过前人战守之策,其中尤以长驱奇袭、声东击西等策最为瞩目,用兵之将往往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然豫窃以为,古人之策可活用而不可效仿。”

“为何?”阎行收起笑容,眼中的兴致不减。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名将用兵之策,往往因时因地而制宜,非单纯遵循古人之道。仅以以长驱奇袭、声东击西之策而论,古往今来两军交战不知凡几,用攻守战策者亦何止千万,然彰注史册者寥寥无几,何哉?难道是只有这几位古人懂得使用此策不成,豫以为非也,而是此等战策用之者众而成之者少,盖战阵之上变化叵测,唯有天时地利人和具备者方能取胜,故兵法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与傅干推崇古兵法和名将战例不同,田豫剑走偏锋,点出了战阵上奇迹的不可重复性,许多战役看似相同,实际上以具体实况还原分析,情况可谓是千差万别。那些奇策更是需要辩证看待,并不是没人懂得用,而是这些奇策实践的可能性低,成功率也低,因此能够出奇制胜的,除了人谋之外,也少不了天时地利等因素的恰到好处。

由此,还引出了己不可胜和可胜在敌更深一层的辩证见解。

说完这些后,原本侃侃而谈的田豫免不了有些不安,因为有傅干的半谈论兵法半恭维阎行的言论在前,他刚刚的这番论兵讲武虽然说出了新意,但难免会拂了骠骑将军心中刚腾起的得意之情。

因此,田豫正犹豫是否还要进行补充,以免骠骑将军不喜而误解自己的意思时,阎行却哈哈大笑,拊掌称赞道:

“国让此言暗合兵家之要,不愧是有边才的美誉,可以在军中试为将矣!”

喜欢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76章 兵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76章 兵法并对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