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初见王晓波

作品:重生八零文艺时代|作者:编舟|分类:都市|更新:2023-03-27 08:56:46|字数:4264字

“小宋,你不用紧张,咱们今天就当是朋友之间聊天。我既然答应了朱炜,肯定不会问敏感问题。”

王琳决定要拿宋远航当主题报道的开篇人物,当然想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宋远航。

“嗯,我信得过您,王姐。”

宋远航这一路也想过怎么应对王琳。

她不问敏感话题最好。

问,他就装傻。

反正打死我也不会给自己挖坑的。哪怕给王琳留下个滑头的印象也无所谓。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没见过啥大世面。一想到我和您说的话,有可能会被写到报纸上,我这心里啊,就紧张。”

我弱小我无助,求您千万笔下留情。

宋远航可不敢低估这个年代纸媒的威力。

报纸绝对是八十年代当之无愧的媒体王者,它的权威性、普及率,让广播和电视都要靠边站。

何况《华夏青年报》还是国家级的机关报,由不得他不慎重。

“能这么说的人,大概率心理素质都不错。”

王琳微笑着揭穿宋远航。

“说说你的成长经历吧。做人物专题,这是必不可少的。回头报社那边要是同意我做这个专题,我还得去你们家乡一趟。”

“这么麻烦啊!”

“记者的工作就这样,都习惯了。我这个专题要采访各行各业的青年人,你这还是轻松的。等我做边防战士的采访时,肯定得亲自跑到边防站去。只有亲自体验求证过,写出的报道,才可信,才有力度。”

八零年代的记者真是求真务实啊,对得起大众对他们的信任。

想想后世,收钱写黑稿,对着电脑凭空编,看图说话,似乎都已经成了很多无良记者的日常操作。

也难怪大家对媒体的信任日渐崩塌。

宋远航想到这些,对王琳就没那么戒备了。

两人喝着咖啡。

或是王琳提问,或是宋远航主动叙述。

从他的学生时代,到代课教师时期,再到后来写文章发表小说,创办杂志,帮村里成立加工厂。

方方面面,能说的,宋远航都说了。

“你这翻来覆去地提你们村办工厂,是不是想让我在报纸上给你们打广告呀。”

越了解宋远航,王琳就越能体会朱炜的苦心。

这是一个多么善良优秀的年轻人啊!

即使自己已经通过写作,脱离了农民阶层,但他还是心心念念地想着怎么帮助村里,帮助家乡。

多在报纸上写一写这样努力奋斗的青年人,可比在那儿空谈理想和人生、相互打口水仗来得有意义多了。

“被您看出来了。我要是真能上报纸,到时求您提提我们的村办工厂,也帮忙做个免费宣传。”

有资源当然得利用啊。

宋远航并不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什么不好。

“可以。”

王琳笑着点点头,然后扬声冲里屋喊道:“皮特,我闻到巧克力蛋糕的香味了,还有全麦面包的味道。”

能谈的也都谈得差不多了,王琳觉得收获巨大。

她站起身,活动一下筋骨,对宋远航笑道:“今天咱们运气不错,能大饱口福了。”

果然。

除了最开始给他们送了壶咖啡,就一直没见人影的大胡子皮特,托着一个新鲜出炉的巧克力蛋糕,笑眯眯地向他们走来。

跟在后面的珍妮弗则是拿着一瓶红酒。

“为了欢迎新朋友的到来,皮特特意开了一瓶红酒。不过麻烦你们再等一小会儿,还有两个朋友说好要过来的。等他们来了,咱们再一起享用美食和美酒好不好?”

珍妮弗问询地看向宋远航。

“当然没有问题,您二位这么款待我,真的让我很受宠若惊。”

好话不嫌多。

老外也不例外。

果然珍妮弗笑得更开心了。

而皮特放下蛋糕后,立刻迫不及地又和宋远航说起翻译狄仁杰的事。

“我们的工作并不繁忙,闲暇时间比较多。你看,我都有时间烤蛋糕了。我的意思,你懂吗?我是想说,如果你允许的话,我从今天开始就可以翻译《使团惊魂》。”

“当然没有问题!我已经答应你了,亲爱的朋友。将来如果你翻译的书稿获得出版,收益咱们是可以对半平分的。如果你不放心,今天咱们可以先草签一份协议。”

翻译文稿也是要花费很大心血的。

而且对国外出版界的情况,宋远航也一无所知。

他提前把话和皮特说清楚,不怕皮特不用心。

即使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也会用尽全力去和出版商争取的。

至于皮特会不会在里面捣鬼糊弄他。

宋远航觉得应该不至于。

而且他又不是不懂英文,到时他肯定是要和出版商直接签署授权出版合同的。

当然。

这都是未雨绸缪的后话,能不能出版还两说呢。

他和皮特刚签完合作协议,门铃就响了。

珍妮弗跑去开门。

“喔,亲爱的李,我们一直都在等你们呢。今天还有一位新朋友,我想你们肯定会喜欢他的,特别是王,他和你一样,也是个作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八零文艺时代》,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八零文艺时代第三十六章 初见王晓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八零文艺时代第三十六章 初见王晓波并对重生八零文艺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