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藏獒经济

作品:漫威之开局一条狗|作者:眼中的咸鱼|分类:穿越|更新:2023-06-21 20:29:15|字数:4508字

饭后,由高兴与旺财负责送海伦回家。

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狗项圈与狗绳。

最后在屠宰间隔壁的工具房里找到了一个。

“旺财这么乖。为什么要给旺财带狗绳呀?”海伦不解道。

“这个时代的人遛狗居然都不带狗绳!”高兴表示很神奇。

“旺财要开始训练了,所以要带狗绳呢。”

“你要把旺财训练成斗犬吗?”

“不是呢,要先进行最基础的服从性训练呢。”

旺财溜着海伦,东跑跑,西嗅嗅,每路过一个电线杆就抬腿撒尿加深标记。

整座小山都是它的领地!

没错!

高兴是个伪地主家的孩子。

高兴的爷爷很有远见,这片小山他们承包了好几十年,目前还剩下好久的租期。

为什么加个伪字呢?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所以我们虽然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对土地具有所有权,

按照相关土地法的法规,农民对于土地只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所以任何人的土地归属都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

确权后的土地仍然不是私有财产,但是可以利用土地参与流转,比如用土地贷款、租赁、合股分红等。

整座山的盘山水泥路及电灯都是高兴的爷爷自己出钱修的。

最风光的时候,养了几百条狗与几百头猪。

东边田上百亩田都租出去了。

被用来搞鱼塘、养鸡场、养鸭场、稻田、种茶树等等。

在当时阔的不行。

不阔是出不了国的。

大伯就是那时候被送出国的。

不过好景不长,高兴爷爷喜欢围猎,有次进山就没回来。

主心骨倒了,这个家也开始慢慢衰败了。

由于村里的人出国的出国,年轻人都跑一线城市去了。

东边的水稻田里现在长满了水葫芦。

田野里长满了杂草。

只有一家陈姓港人,租了几亩地用来种茶还存活着,不过规模是越来越小,也快撑不住了。

高兴望着眼前被溜的海伦,摇摇头。

果断选择抄了近路。

高兴的家在上顶,盘山路与梯田间有一条将近一公里长两米宽左右的石板路直通山脚下。

高兴所在的村叫华侨村,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自然村。

华侨村因水库的原因,分为上村与下村。

以前下村因接近市区以及更多的华侨,在经济实力上更胜一筹。

近年来,因水库移民原因。

上村经济发展开始全面反超下村。

下村依马路而建,马路另一边就是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溪。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重的田野的清香和风儿柔柔地亲吻,

当那股气息塞进口鼻时,感到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分。

伴着年轮的滑过,回忆像一汪清泉一样,涌上高兴的心头。

高兴记得前世千禧年之后,有一种社会现象叫“藏獒经济“

在短短几年之内,藏獒就被炒到了天价。

当然走上巅峰还是得靠名人效应,其背后的名人就是曾轰动一时的“马家军”教头马某,

马教练因多个负面消息被曝,但安然撑到退休。

离开田径界后,担任起了中国藏獒俱乐部主席。

先不提这个人人品怎么样,权势如何。

光是能把“藏獒”炒到这个地步,确实有点东西。

2007年9月“獒王”以390万身价落户武汉,四年后的2011年“新獒王”又以3000万的价格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藏獒价格的认知。

不仅是“獒王”价值不菲尚,就连普通的藏獒幼崽都卖到了几万元一只。

为了渲染藏獒的名贵,2010年河南一只藏獒被卖家安排1辆奔驰、1辆宝马、30辆奥迪迎接。

而藏獒平时的食物居然是牛肉。

当时的藏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400头牦牛,不如养一只藏獒。”

2015年,藏獒市场急转直下,藏獒价格崩盘。

曾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只的藏獒在当时白送都没人要。

最后只能沦为肉狗,论斤卖。

也就是说在排除蝴蝶效应的情况下,养藏獒无疑是一个最快发家致富的方法。

藏獒双层被毛,可分为长毛型和短毛型。

卖到天价的基本都是长毛,但浓密的长毛又不利于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健康生长。

狗怕热,对于寒冷气候的忍受性反而比较高,因为狗的皮肤上没有汗腺,散热主要靠舌头和脚垫,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发生中暑。

狗只要觉得有一点热,就会张开嘴伸出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因为这样做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代替汗水。

狗通过使唾液蒸发散发热量,降低体温。

它们大量地流口水,通过口水蒸发吸热降低体温。

天气炎热时,仅靠这种方法是无法顺利降温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漫威之开局一条狗》,方便以后阅读漫威之开局一条狗第9章 藏獒经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漫威之开局一条狗第9章 藏獒经济并对漫威之开局一条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