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赵家人的最终下场

作品: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作者:随波逐流鸭|分类:悬疑|更新:2023-06-25 02:29:42|字数:4418字

距离元日,仅剩一天——

狄仁杰来到会春坊,寻找在会春坊里面吃喝玩乐的宋真。

宋真见到对方居然会有空过来玩,他好奇问道:“案子结了?”

狄仁杰点点头:“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怎么说?”

“就在抓捕赵家人第二天,城南那片区原房主回来报官了,说亲眼看见赵家虐杀高离一家人。赵家将他们一家的尸首丢出来,恐吓他们无偿送房。”

好家伙,这么贪婪的吗?居然还要人家无偿送房?你赵家缺那点钱?真以为自己可以在封丘县这个小地方,为非作歹是吧?

狄仁杰继续说道:“其中有一人,他没有离开封丘县,而是隐姓埋名,偷偷潜伏在附近,因为他相信,正义终会降临!”

“就是这份迟来的正义,让他一等,就是二十年。”

宋真听闻后,肃然起敬。

人人都渴望正义,而现实是,正义只不过是强者意志与利益。

弱者渴望以规则平衡差距,强者以规则制衡弱者。

律法要做的,就是尽量平衡两者之间的差距,让所有人都处在同一个公秤上,让所有人都必须接受正义的审判。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一次,幸好正义虽迟但到。

人证、物证俱在,狄仁杰派去到浚仪县调查的胥吏也回来了,回复高离未曾到过浚仪县。

还有宋真写的尸格,可以证实六具白骨符合高离一家性别大小。

赵无东不服上诉,觉得狄仁杰的堂审是误导大众,带着添油加醋的主观意志,强行凭空诬陷。

然而,卢刺史和薛寺丞可不吃这一套,你反对,那你拿证据出来啊,不要光凭一张嘴说说,就可以免罪的。

赵无东有个屁的证据,由于事发突然,他根本来不及制造伪证。

于是,他沉默了。

沉默归沉默,但是他始终不愿意在罪状上画押。

不认罪,官府就不能定你的罪?什么逻辑啊。

薛正清冷笑,将案宗收入包裹之中,马上启程回长安。

......

听完狄仁杰的叙述后,宋真很关心赵家的安危,他开口问道:“那如果一切属实,赵家该如何判处呢?”

“斩!”

“斩几个?”

“《唐律疏议》规定:入不道者,罪犯不分首从皆斩,妻、子流放二千里。”

由于时间太久远,根本查不出真正的凶手是谁。

但是,律法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作恶者的。

赵家是为了强抢宅基地,而对六个无辜的人痛下杀手的,符合谋杀定罪。

并且,已证实,死者六人全部为一家族人,有老有少。

赵家这种灭人满门的恶劣行为,符合十恶中的“不道”!

《唐律疏议》有言:竟然容忍残忍的贼,违背正道,所以称作“不道”。

不道分三种特殊情况:一、如果死者中有一人应当判处死刑,你杀了他们,那不入十恶。

二、据其本罪不当判处死刑的,也不入十恶。

三、肢解人的残忍行为,即使被杀者应判处死刑,照样入十恶。

赵家也是牛逼,刚好犯了最严重的两条。

既然已经确定是赵家人杀害,却不知谁才是主谋,但是杀人需偿命,那就让赵无东一脉所有男儿,全部为高家陪葬吧。

大唐建立至今,犯“不道”者不多,相信圣人会同意这种判决的。

汴州赵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封丘县的赵家,不过是其中一脉。

相信,对于赵家的正义审判,能够让汴州其他大家族的人,收收手脚。

至于赵家其他人,薛寺丞重新更改了定罪。

他推翻了原先对赵文琸和尤素枝的判决,将其伤害赵文玉的行为定为十恶中的“不睦”。

再额外添加一罪,赵六郎赵文琸与三嫂尤素枝的通奸,定为十恶中的“内乱”。

《唐律疏议》规定:与同辈亲属通奸,双方皆流放二千里;强者处绞刑;长幼不分而乱伦者处绞刑。

又殴打亲属阿姊,又犯乱伦,真有你们的。

最终,赵文琸与尤素枝被判处绞刑。

绞刑与斩首同为死刑,到头来都是个死。

至于赵三郎赵文忠,他同样被定罪成十恶中的“不义”。

百姓谋杀本地官员,属于不义。

《唐律疏议》规定:不义者,已伤害人之皆绞,已杀害人之皆斩,预备谋害之流放二千里。

最终,赵文忠被判处斩首。

这么看来,原先的判决,似乎还手下留情了。

谁也不会想到,一件命案,将是封丘县赵家灭亡的开端。

宋真唏嘘不已,这可不是我故意栽赃陷害你们,实在是你们不干人事。

这一切的开始,都得从赵六郎压抑不住自己的冲动说起。

如果没有那一夜,这一天可能会晚点到来,或许,不会到来。

但凡赵家人没有走错一步,都不会导致今天的结局。

如果赵文玉选择第一时间告知阿耶赵无东,而不是意气用事独自赴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方便以后阅读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51章 赵家人的最终下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51章 赵家人的最终下场并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