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只是政治盟友

作品: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作者:随波逐流鸭|分类:悬疑|更新:2023-08-30 19:56:26|字数:4234字

宋真懂得察言观色,他一看众人表情就知道了。

于是,他赶紧起身拜道:“谢众国公青睐吾弟,望日后多多提携。”

苏烈愣住,还没反应过来。

尉迟恭望了眼搀扶自己的孙儿尉迟峻俊,沉声道:“改日,你也跟随邢国公出列吧。”

“啊?”尉迟峻俊整个人都是懵的,他没看懂阿翁的安排。

“要你去,就去吧,你阿翁也是为了你好。”

李积很懂人情世故,当场封尉迟峻俊一个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

初唐时期,武将跟文官一样,依旧是看人脉背景,家中如果有开国大将,后代在军中随便谋个中郎将的职位,易如反掌。

程知节望了眼宋真和崔梦竹,两人的恩爱溢于言表,他微微叹了口气。

“宋真,你知不知道?有一段时间里,我真想弄死你!”

“啊?”宋真微微一愣。

“我的夫人,也是清河崔氏的嫡女。”

宋真心头一震,说实话,这件事情他真不知道。

一番了解之后,宋真才知道,原来如此啊。

程知节确实娶了个清河崔氏的嫡长女,大概是崔梦竹奶奶一辈的。

但是,他们俩的婚姻,跟宋真两人不一样。

他们属于是二婚,崔氏守寡的时候,已经是年近四十岁的中年妇女。

然后程知节的原配孙夫人病逝,他准备了《通婚书》,请了媒人去崔家提亲。

当时的程知节已经官拜正三品的右武卫大将军,与宰相平起平坐,爵号宿国公。

如果不是因为崔氏二婚,刚死了老公,而且,只要她嫁给程知节,马上会被李世民封为宿国夫人。

如果不是因为这两点,说实话,崔氏真看不上他,从门第来看,这是属于下嫁。

那么,程知节与清河崔氏联姻,有何好处呢?

一大好处是和士大夫打成一片,为他的仕途铺好道路。

第二大好处,就是借助清河崔氏在民间的超绝地位,为子孙后代谋福。

然而,程咬金千算万算,也算不到,居然半路杀出来一个宋守正?

宋真设计让五姓七望在一夜之间声名败落,其计谋之阴险,让程咬金根本来不及做应对补救措施。

不过好在,李治确实有看在他的面子上,没有对五姓七望下死手。

这也是为什么,在发生了与皇家正面冲突,甚至是当众袭后,李治也仅仅是惩戒了一下民间读书人,并没有严惩幕后主使五姓七望。

因为,五姓七望动不得啊,一动,就很有可能伤及国本根基。

后世不少人觉得李治性格软弱,其中一方面,就认为他不敢对五姓七望下手。

“直接灭族不就完事了?你是皇帝你怕谁?”

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你根本想象不出,士大夫的势力有多么庞大。

如果直接来硬的,你知道会造成怎样恶劣的后果吗?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所以,李治便任用宋真,借他之手对付强大的五姓七望。

宋真的计策很简单,只有两个字。

“分裂!”

分裂天下读书人与五姓七望的关系。

分裂天下士族与五姓七望的关系。

分裂五姓七望内部族人及政治联盟群体的关系。

永州温虞两家造反,算是在瞌睡中送枕头。

不过,即使没有他们,宋真也会想办法制造契机,只是费点周折罢了。

河东裴氏、弘农杨氏等一众关中集团在后面捡便宜,对于宋真来说,他们何尝不是他的一颗棋子?

就是这群仅次于五姓七望的名门望族,率先与五姓七望决裂,引起其他士族的跟风。

看似李治在宠信宋真,实际上,他们两个人是一对政治盟友。

李治通过宋真的一系列阴谋诡计,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成果。

而宋真,假借皇家之手,同样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宋真从来都是这样瑕眦必报之人。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倘若你让我难堪,我必让你家破人亡。

宋真去清河崔氏提亲的那天,那群高傲的五姓七望族人,丝毫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特别是那个崔玉,当众辱骂他那么多难听的话。

骂他是孤儿,骂他克死父母,骂他有爹生没妈养,骂他是田舍儿,骂他是狗鼠辈......

可谓是极尽污言,出尽丑态。

那就不好意思了,拭目以待吧。

后来宋若莘、宋若昭在《女语论·和柔章》写道:“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

......

这时候,李治和武媚娘驾临徽猷殿。

众人马上放下动作,行礼拜道:“拜见天皇天后。”

李治很高兴,他笑呵呵的压压手,与臣同乐。

武媚娘扫了一圈,都没有发现宋真,于是让黄寺监找找。

她找宋真是真的有事,她想安排娘家人入朝为官。

那么,最好的去处在哪?

自然是先在太常寺任闲职,混个资历。

直接进入三省六部,有点不妥,容易招人非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方便以后阅读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302章 只是政治盟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302章 只是政治盟友并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