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出海发现了好东西

作品: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作者:随波逐流鸭|分类:悬疑|更新:2024-02-12 03:39:30|字数:4244字

“你在海外,找到了什么东西?”

“主公,且随俺来。”郑飞章在前面引路,来到船中。

他指了指里面的房间,摆放着一个个箱子,他逐一打开介绍道。

“主公,这是咱的船队在南部海岛上发现的稻谷,经过数年的培育,惊讶的发现它们非常耐旱,且不择地而生,生长周期极短,只需五十余日便可成熟。”

宋真皱着眉,他的第一感觉不是吃惊,而是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啊。

他下意识询问身边的狄仁杰:“怀英,咱大唐的水稻,生长周期是多久?”

“二百五十天左右。”

“我焯!”宋真忍不住惊呼道,这么看来,海外船队带回来的此种水稻,当真是了不得啊。

除了生长周期短,还耐干旱,可以在大荒之年救人命的啊。

如果宋真稍微懂一点历史,他就会知道,这是宋朝时期才引进中原的占城稻。

由于李治心怀天下,在宋真的建议下,他派遣一千名大唐农业专家到海外。

主要目的不是旅游,而是绘制航线图,以及寻找大唐没有的作物和生物。

如今,安全回家的人不多,加上武夫侍卫,出去了三千余人,只有堪堪三百余人回来。

可想而知,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

他们有的可能永远留在了外地,有的可能永远留在了大海......

都是一群敢为天下先的勇士,值得我们纪念。

郑飞章走到另一个箱子,他打开之后,宋真倒吸一口冷气。

因为,他看到了非常离谱的东西,派人出海时,他从不敢想象。

“这是,土豆?”

郑飞章愣了愣,他哈哈大笑:“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既然主公唤作土豆,那就叫这个名字吧。”

“你们,居然去到了美洲?”

“美洲?”郑飞章疑惑地摸摸头,“我们都是唤那里叫做扶桑国。”

他们不是第一批抵达美洲的人,在此之前,华夏民族早有人踏入此地。

早在贞观年间,就有一名史学家姚思廉在《梁书》中记载了美洲大陆的位置。

“扶桑国在大汉东二万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这个数据在现代人看来,大差不差,漂亮国距离首都京城的直线距离大约为公里,也不知道古代人到底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测量出来的。

“我们去到扶桑国后,发现那边的野人,以这玩意进食,我们尝试着培育了几年,发现味道甘甜,果腹,且产量惊人,也不知道在巨唐土地上能不能耕种?”

能不惊人吗?你埋进土里,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就能收获,适应性极强,并且不用怎么管理。

大明正式引进了土豆,中原人口突破了一亿。

光是找到了这种农作物,就能让出海的三千勇士永享太庙。

可以想象,在大荒之年,一个小小的土豆,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的粮食。

不过,让宋真可惜的是,没有见到红薯的身影。

“对了,主公,俺们还发现了这玩意。”郑飞章打开箱子,宋真再次心头大震。

“玉米?”

“还有这个。”

“我焯,辣椒?”

宋真快晕了,他没想到,出海一次居然收获如此巨大。

大明时期引进了那么多农作物,想必跟郑和下西洋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而在大唐,先一千多年环球旅行,提前找到这些东西并不稀奇。

郑飞章郁闷的说道:“俺们在扶桑国,发现那边的野人,有时候以树干为食,想要移植,但是保养手段不成熟,在半路就死了。”

“已经足够了。”宋真感慨的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们,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真的吗?”

“真的,足以载入史册。”

郑飞章却不以为然的呵呵笑道:“俺们不想什么名留千古,出海的钱是主公给的,那就要尽力为主公办事。”

李治虽然是下诏书遣派人员下西洋,但是出行费用,都是宋真付的钱,足足有百万贯。

当然,大船是朝廷出的。

当时正是战事频繁之际,李治兜里空空,宋真主动请缨。

虽然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但是宋真觉得,他做的这一切,都很有意义。

......

“主公,俺们知道,你为了此次出海付出许多,为了给你回本,俺们抓了一些奴隶回来,你拿去市集卖了吧。”

宋真哑言,他没想到这群手下居然这么可爱?

“你抓了多少?”

“三十船,每船三千只奴隶。嘿嘿。”

“......”你小子,是出去进货的吧?

郑飞章以为宋真嫌弃他抓得太少了,急忙解释道:“主公,你不要生气,如果嫌少,俺们下次可以出海再抓点回来。一回生两回熟嘛。”

好好好,奴隶贸易是吧?

不过,似乎可行啊。

如今的战线推进很慢,大唐正在大力发展工业,对奴隶供不应求。

但是,贩卖奴隶,好像有点太不人道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方便以后阅读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601章 出海发现了好东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601章 出海发现了好东西并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