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繁华落尽,烟雨凄迷

作品: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作者:黄小邪写桃花|分类:古言|更新:2024-05-09 06:33:26|字数:4346字

从酒店出来,穆丹被耀眼的阳光刺的睁不开眼,她闭上眼睛,只感觉一阵眩晕。

这时,她的脑海里忽然响起了一句话。

“丹丹,我有个想法,要在天堂地基留一个印记,等我们穿越回去,证明这段历史的存在。”

那是薛林远的一句话——彼时,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和尚。

穆丹叹了口气,终于做了一个决定——前往洛阳。

一直以来,她不敢去面对,不敢去求证,那留在记忆里的前尘旧事,究竟是一个长长的梦,还是她陷入昏睡时的幻想……

洛阳,成了她不敢提的地方。

但如今,她决定只身前往。

父母听闻,没有阻拦——虽然正值冬日,并不是去洛阳游玩的时机。

但看着女儿大病一场,醒来之后就像是丢了魂,那眼神里藏着太多沧桑,他们知道她需要时间,慢慢去纾解心结。

——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站在天堂的门口,穆丹迟疑良久,还是买票走了进去。

现代仿建的天堂虽然金碧辉煌,却完全不是梦里的模样了……

穆丹直奔地下一层的遗址坑,想要寻找林远所说的印记,只是经过上次的修缮,天堂地基已经围护了起来,而且因为出过安全事故,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

穆丹看到,那基坑里堆着不少散落的人民币,应该是游客祈求参拜留下的……

即便能进去,怕也是无从找起。

就在此刻,穆丹心里的执念忽然消除了。

不管那个长梦是幻想,还是真实,只要在她心里存在着,那就是自己生命的印记。

何况,林远已经结婚了,他们之间的一切,也都该烟消云散了……

想到这里,穆丹不再刻意寻找,刻意求证,随心所欲的逛了起来。

在一处展厅里,有个老年团正在参观游览,一旁的美女导游正给他们讲解。

“大家请看,这是《簪花仕女图》,晚唐画家周昉的代表作。它是一幅绢本工笔重彩,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孤本?那这是真品吗?”

“额……这是现代临摹作品,仅供大家了解观赏。该画作真迹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乃镇馆之宝。”

“这上面画的都是谁啊?”

“这个……目前还没有定论。据说是杨玉环和寿王李瑁大婚后,杨玉环邀请咸宜公主和长宁公主等人在寿王府赏花游玩的情形。”

“杨贵妃啊!不对,这时她还是寿王妃呢……”

一说起杨贵妃的情史,人们顿时兴致盎然,七嘴八舌,导游讲解的声音被淹没在议论声中……

穆丹原本也想凑过去看看这幅《簪花仕女图》,但众人的戏谑让她兴味索然,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她走到门口的时候,有人大声问着导游。

“这有杨贵妃,那唐明皇呢?”

“哦,唐明皇在这里。大家请看,这是《明皇幸蜀图》,它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右下方这位身着红袍、骑三鬃马的男子就是唐明皇。”

众人一听来了兴趣,跟着导演来到了另一幅画旁。穆丹也停下了脚步,轻轻走了过来。

“那这也是仿品喽?”

“这还用问吗?你以为这里是博物馆啊,就是给你看个乐子的。”

一对老夫妇拌着嘴,众人笑了起来。

导游也笑了。

“其实《明皇幸蜀图》流传至今,版本众多,最有名的版本是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人摹本。不过此画虽名曰幸蜀,描绘的却是安史之乱的不幸。”

“啊?安史之乱?”

“正是。天宝十五年,安禄山造反,兵陷长安,七十余岁的玄宗幸蜀避乱,天子一行人风尘仆仆,西逃入蜀,此画描述的正是这个历史事件。”

“七十多岁了?这唐明皇看着也不显老啊。”

“就是,这不像是年逾古稀的垂垂老翁,倒像四十出头、正当盛年。”

“肯定要P图美化么,毕竟是皇帝,即便逃难也是要面子的。看他还是领队的呢,不过这马好像不走了……”

人们戏谑的讨论着,导游笑了笑,接着介绍。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家看这崇山峻岭,峭立岩壁,正是川陕交界剑门关一带的美景。史书所记,出栈道飞仙岭下,乍见小桥,马惊不进,即是此景。”

“哎,逃难天子,落魄至此。这大唐盛世啊,可以说是成也李隆基、败也李隆基,实在可惜……”

“怪他活的太久了,要是早死十年,那就好喽!”

就在这时,一名游客叫了起来。

“哇,我还以为就这边几个人,原来还有好多小人啊……”

“这正是此画的精妙之处,刚看到《明皇幸蜀图》时,满眼都是山啊、树啊、云啊,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山、树之间,还有一些豆人寸马,还能须眉毕现。据说这画中共有三十余人,大家可以找找看……”

听导游这么一说,有人来了兴趣,认真的数起了人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第1198章 繁华落尽,烟雨凄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第1198章 繁华落尽,烟雨凄迷并对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