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世民无信,神医离庄

作品:大唐懂王|作者:文散官|分类:历史|更新:2024-01-18 18:30:23|字数:4880字

突厥的战法在崔俊看来并不妥当,可以说是乱打一气。每每交战便是骑兵冲突,然后便是步卒攻击。

只是突厥得益于人数众多,且马上功夫了得,这才变得威胁极大。

但是这样的军队在平原可称无敌,但是到了山区或是遇到坚固的城池那就要大打折扣。

山区地形复杂,骑兵失去了速度优势,加之山地多地形狭窄之处,更是难以展开队形,于此处作战,骑兵便只能当做步兵来用。

而面对坚城之时,骑兵的优势虽多保留,但是用骑兵去撞墙的做法,只要是个正常人根本就不会做出来。

所以,崔俊才会在之前说渊盖苏文是个名不符实的东西。依托山地的地形打打消耗战、麻雀战,依靠坚固的城池坚守,拖死突厥,这么简单的战法都用不来,也难怪渊盖苏文要吃瘪。

但是,崔俊所不知道的是,这些战法渊盖苏文全都用过。奈何突厥人数众多,加之高丽的正规军在多次交锋中已经死伤大半,新补充的民夫连训练都没训练过,让他们去守城打游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现在渊盖苏文能做的,便只有死守一座座城池。

突厥这边的进攻其实也不好过,马上作战是他们的强项,但是攻城绝对是突厥的弱项。

面对被冰雪加固的城池,他们也是一筹莫展。好在现在是大冬天的,身上的棉衣皮裘够厚实,被弓箭射中大多不致命。除非是冲到城墙根底下被滚木落石砸中了,才会丢了小命。

于是,突厥便开始转变策略,以一部分军队围困城池,另一部分军队则是横扫高丽村落,只要见到活人,全部抓走,见到财物也统统打包带走。

这下子,高丽的苦日子算是到头了,因为他们真的没几天奔头了。

突厥的肆虐攻击,让高丽的百姓闻风丧胆,纷纷往南面的百济与新罗逃遁光是新罗,每日就能收到数千高丽难民。甚至于在后期,这一数量暴增到每日数万。

一整个冬天就这么过去,渊盖苏文躲在王城内不敢外出。整个高丽没了统治者指挥,其实已经等同于灭亡。现在只看突厥能用多少时间攻破高丽王城。

新罗与百济在年关过后,几乎是同时做出了一个动作,那就是出兵占据高丽的土地。

在这一方面,百济的动作明显要快过新罗。但是高丽南部最肥美的平原地区已经被新罗提前通过与高丽的交易而占据,百济也只能掉头北上,抢占一些丘陵山谷之地。

就算百济不甘心也是没有办法的,看看新罗在边境上修建的一座座石头城堡就知道,人家绝对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只是百济不知道的是,这些城堡全是有了崔俊给予的设计图与水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建完成。

由于这些水泥城堡每隔一里便有一座,而且每座城堡内可驻扎百人。所以,这些城堡也被称作新罗百人唐里堡。

唐贞观十七年,这是在大唐历史上十分特殊的一年。正月,李世民在一次朝会上对大臣们说:"听说外面有士大夫传言承乾太子有脚病行走不便,魏王李泰聪颖悟性高,便突生疑义,一些别有企图的人,已有附会其法的。

太子虽然脚有病,但并不妨碍行走。而且依据《礼记》:嫡长子死,应立嫡长孙。承乾的儿子已有五岁,朕终究不会以庶子取代嫡生子,来开启觊觎皇位的根源。"

这句话哦意思很明显,李世民已经敏锐嗅到一些异样的政治气氛,这让他很是担心。担心自己的儿子们走自己的老路,玩手足相残的游戏。

只是,这句话他不说还好,说了反倒会出事。每个人对于皇帝老爷话都会细细琢磨,境地不同,阅历不同。心性不同之人所揣摩出来的东西也不相同。

至少李承乾与李泰两个人所琢磨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李承乾确定了一件事,只要自己没死,那就是还有机会坐上皇位。

而李泰则是觉得只要李承乾和他的儿子死了,那才会轮到自己。

但是,李承乾不想做太上皇,而李泰也不想当王爷。于是,李承乾依旧在不遗余力地招揽江湖人士,而李泰则是更卖力地结交官员。

这事儿过去没几天,突然急报魏征病危,李世民立刻下旨请孙思邈前去为魏征诊病。这回,躲在崔俊庄子里研究药丸子的孙思邈终于曝光。

老头当即便不乐意了,直说李世民无信无义。好在有崔俊劝说,又赞魏征的人品,又说自己与魏家兄弟的感情,才把老头哄去给魏征看病。

孙思邈的手段也是高明,只扎了几针,魏征便大为好转。但是孙思邈的脸色确实不好看,因为按照崔俊的说法,魏征是得了心血管疾病,血压太高把脑子里的血管干爆了。

这种病要是早治还好,现在确实难办。至少目前来说,魏征的双腿是站不起来了。

留下两瓶新开发的通脉活络丸并告知服用方法,孙思邈叮嘱魏征目前需静养,每三天来崔俊的庄子里扎针,便要带着崔俊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懂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懂王第378章 世民无信,神医离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懂王第378章 世民无信,神医离庄并对大唐懂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