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李世民病重

作品:大唐懂王|作者:文散官|分类:历史|更新:2024-04-06 00:56:47|字数:4680字

只是,李世民的计划早在崔俊的意料之中。贞观二十三年八月,崔俊于本州岛下松的登陆点开始进攻。

同时,位于长门与须佐两地的新罗军队也跟着联动,目标直指山口地区。

第一舰队炮轰岩国、芸予诸岛。协助四国岛上的新罗军队由今治渡海登陆吴。

同月,李世民下令杨师道于莱州建造海船,命李世绩屯兵于辽东一带准备对新罗发动进攻。

八月中旬,山口以南被全部占领。

崔俊随即命令军队向东北而行,进攻广岛、美上里、与三次。益田与滨田地区的新罗军队攻击向美上里、三次。

九月,崔俊第一步攻击战略达成,岛根、庄原、神石、仓敖以西被全面占领。

而大唐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却是抱病卧床。御医诊断为内有恶疮,服药数日未见效,故请沿用崔俊庄子里售卖出来的药物为李世民治疗。

李世民起初不应,但数日后病发晕厥。太子命御医用崔俊所产之药,才得醒转。

其后连服数日,李世民身子略有好转。但这药却告用完。太子急命人去寻药,同时派出剪羽卫与不良人等找寻孙思邈与詹老医师。

李世民病情再次反复,便让太子监国。并命人去吴地找李恪求药。

李恪闻知李世民垂危,立即带上药物亲自赶赴京城,一路上快马加鞭不敢耽误分毫。

至太极殿求见李世民,却被太子挡在外间不得入内。李恪在外哭喊半日未见回音,只得留下药物黯然离去。

李恪转而去看杨妃,在杨妃面前哭诉,杨妃怒而亲自带着李恪去见李世民。

只是,在太极殿外,两人依旧被太子李治拦阻,即便是杨妃,也不能入内。

杨妃与之理论,却是被长孙无忌出面阻拦,言说李世民有命,自身病重,不愿见人。

李恪便求长孙无忌,只在外间远远看一眼父皇便好,但是长孙无忌却是坚决不允许。

无奈之下,杨妃与李恪便只能离去。

路上,杨妃便拉着李恪说,现在李世民病重,朝中长孙无忌独揽大权,李治与之联手,根本无人能与之对抗。

李恪便叹,可惜崔俊不在此处,否则,凭借崔俊的医术,定可让父皇痊愈。而且,有着崔俊在此,别说长孙无忌了,就是李治也不敢对他怎么样。

随即,李恪想起崔俊对自己说过的话,那就是要自己离开大唐去澳洲生活。

想想今日长孙无忌与李治对自己母子的态度,李恪便劝说杨妃与自己离开大唐。

杨妃闻言却是依旧犹豫不决。她还在幻想着李世民能够痊愈,能够封自己为皇后。

眼见自己母亲还是对这个大唐充斥着幻想,李恪感觉到深深地无力感。

对着杨妃磕了三个响头,让杨妃保重,李恪立即离开皇宫,赶回吴地。

由于李恪送来的药物,李世民的病情再次被抑制住。

十月寒冬来临,李世民召集了生病以来的第一次朝会。

文武百官上朝,眼见龙椅上形容枯槁的李世民,众人纷纷落泪。

李世民说话的声音变得嘶哑而无力,每一句话都要常德在旁大声复读一遍,才能让朝臣们听得清楚。

朝会之上除了听取各部汇报以及过问天下之事,李世民最关心的便是对于新罗的战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兵部与工部相继汇报进度,李世民觉得很满意。只是倭国传来的消息让李世民有些担心目前的海船数量并不足以对付传说中崔俊的船队,于是便下令工部继续赶造大型海船,同时下旨征召李恪的船队前来助战。

而且李世绩在辽东的军队数量由原先的三十万下降到了十万,并在辽东之后的三座城池各布置十万大军,分别由长孙冲、长孙涣与长孙浚统领。

其后,李世民开始絮絮叨叨说了很久。更是将程咬金、长孙无忌等人喊到近前,聊了一会儿。

“好了,今天这朝会该散了。”李世民脸上的笑意带着些疲倦道:“今后的大唐还要仰仗各位肱骨辅助,朕今日想坐在这里,看着你们退朝。”

“陛下,保重龙体!”群臣洒泪,一一上前拜别后离去。

他们知道这是李世民在交代后事,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这位大堂堂天子、天可汗了。

程咬金离开大殿之后,李恪备马前去吴地找李恪。崔俊离开大唐,唯一能与他联系之人只有李恪一人。

他此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崔俊,把这混账小子绑回大唐,给李世民看病!

程咬金一路疾驰,不出十日便赶到吴地。眼前的一切却令程咬金大感震惊。无数百姓正拖家带口,往海港方向行去。

程咬金拦下一人问道:“你们这是去干什么?难道吴地遭了天灾不成?”

这人上下打量一番程咬金,道:“你不是吴地之人,与你说不着。”

言罢,这人便绕开程咬金继续赶路。

“囊球,这吴地莫非出了什么大事不成?”程咬金左右观望一阵,便决定先去海港这边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懂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懂王第425章 李世民病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懂王第425章 李世民病重并对大唐懂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