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番吾之战

作品:始皇帝|作者:迦太基的失落|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7:37:24|字数:8148字

第290章 番吾之战(求订阅)

大殿当中,赵佾忽然叹息道:“连你也没有胜算吗?你的才华,不逊色于白起!”

李牧说道:“不说我了,就是白起,吴起来了,也是没有用。到了现在,两国的交锋,不只是将军能力的比拼,更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看谁的粟米多,看谁的人丁多,看谁的兵力多,看谁的器械精锐。”

“秦国极限状态下,可动员百万大军;可赵国极限状态下,只能动员四十万大军。”

“这次出兵赵国,秦国动员的五十万大军,皆是成年男丁,体力强大,身高在七尺之上;可在赵国动员的四十万大军,却是参差不齐,有很多仅仅是十二三岁的少年。”

“秦国的粟米充足,可从敖仓运输粟米,军队供应充足;可赵国连年大战,国库空虚,粟米不足。”

“秦军的精锐战兵,多数披着三层战甲;二线部队也是有两层战甲,后勤辎重部队和民夫也是披着一层战甲。秦军多数为钢甲为主,多数为全身甲;可赵国多数为皮甲,只有少量是钢甲,还是半身甲为主。”

“对战秦国,末将没有一丝的胜算,唯一的胜算,就是与秦军对峙。秦军远道而来,粮食运输困难,路上的损耗巨大,只要继续拖下去,拖得秦军疲惫,到了那时秦军自然退去。”

“若是时机得当,可抓住秦军的漏洞,歼灭秦军的一部,那就更好了!”

赵佾说道:“你还有什么计策?”

李牧说道:“臣没有什么计策,只是防御为主,反击为辅。在南线依托长城,防御邺城的秦军;北线以肥、番吾为防线,进行防御。”

说着,指点地图,说着地图上的格局,开始详细说了起来。

赵国的战略上,就是防御为主。

因为防御节省兵力。

若是要进行野战,赵军想要消灭秦军,必须出动一点五倍,甚至是两倍兵力。

可若是打守城战,只需要五千赵军就可抵挡几万秦军,三个月之久,甚至是更为漫长。

赵军与秦军大战,依旧是昔日廉颇在长平的战略,防御为主。

当然了,久守必失。

防御的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漏洞。

在防御的时刻,还要把握住战略机会,把握秦军的漏洞,打一定范围的反击战。

赵佾说道:“我知道了!”

说着,开始调兵遣将,赵国的府库打开,粮库打开,辎重物资打开,开始运转起来。

赵军在各处进行防御。

大约是一个月后,秦军与赵军率先碰撞在一起,双方交锋在一起,彼此对决起来。

首先是骑兵交锋在一起,赵国胡服骑射,骑兵强大;可秦国也是养马出生,又是有义渠人,不缺少优秀的战马,也不缺少优秀的骑兵。

双方的骑兵拼杀在一起,然后赵国骑兵吃大亏,在战损比当中赵军损失巨大。

主要是因为秦军骑兵,装备好,铠甲单薄而防御力强大,携带的长矛、弓弩、长刀等,都是锋利无双,就连马匹上,也是披着皮甲,提升防御力;反之,赵军的骑术不逊色于赵军,可装备逊色了很多。

赵骑兵交锋的时刻,步兵也是交锋在一起。

大规模的战役,并未爆发而出。

可各种小层次,小规模的战斗,却是接二连三的爆发,彼此拼杀在一起。

赵军在坚壁清野,在埋填水井,在收割着庄稼,在焚烧房屋,很多能搬运的东西,皆是搬运到城池当中。

秦军开始攻击城池,赵军开始反击着。

双方时刻在交锋,在攻克赵国南部的几个城池后,秦军陷入困境当中,难以继续推进。

在北线当中,秦军也是陷入困境当中,也是推进困难当中。

……

番吾城,赵国的重要城池。

此刻,赵军围绕在番吾城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在城池当中驻扎着三万多赵军,在城池当中储存着足够的粮草,还有诸多的器械。

城外,驻扎着王翦的大军。

二十万秦军,驻扎在城外,修建了坚固的营寨。

营寨,以立木、筑壁、垒石等构筑成较坚固的营垒,在营垒的外围挖沟堑,加强防御能力。

不管是急行突击,还是稳扎稳打,都不可避免需要休息。

这时,军队也是最为脆弱的时刻,很容易成为敌人的猎物,而选择扎营便可防备敌人偷袭最有效的手段。而且营垒还可以在士兵出击时,保护军队辎重,粮草,马匹等等。

选择适合的地点,安营扎寨,营寨是不是坚固,这极端考验一个将领的能力。

虚假的名将,开口一个三十六计,闭口一个孙子兵法,再说就是这个计策,那个算计,那个战略等等;

真实的名将,会安营扎寨,会派兵布阵,会指挥十几万大军,却丝毫不出错。

营寨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军队的生死存亡。

营寨要驻扎在向阳和地势高的地方,不居低洼潮湿之地。

这样可以避免疾病流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始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始皇帝第289章 番吾之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始皇帝第289章 番吾之战并对始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