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王后到来

作品:始皇帝|作者:迦太基的失落|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7:37:46|字数:7766字

第316章 王后到来(22)

看着众多臣子激动的样子,赵政微微皱眉。

想要开口说什么,可沉默了。

作为君王,不要站在所有臣子的对立面。

赵政说道:“战场上多变化,谁也不知有什么变化,到了那时随机应变便可!”

“臣等明白!”

诸多的臣子说道。

众人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因为意义不大。

未来的事情,还是未来说吧,至于现在,还不需要如此的深谋远虑。

赵政沉默不言,而是翻阅着账本。

又是拿出一个算盘,开始计算起来。

还有算筹在一旁,进行统计。

遇到问题的时刻,询问着卫缭,卫缭也是回应着。

不断翻阅着,对于赵国的情况了然于心,可越是了解,越是感叹不断。

国家分为不同的国家,有的国家很穷有很是弱小,比例燕国、韩国;有的国家很是富裕却是很弱小,比如齐国,楚国等;

还有的国家很是穷,却很是强大,比如赵国。

赵国就是穷而强大。

因为赵国强大,灭亡赵国的时刻,秦国很是吃力。

因为赵国很是穷,即便灭亡赵国,也难以收回成本,反而负债不断。

所幸的是,也只有赵国是例外。

翻阅着这些,赵政问道:“子缭,为何赵国如此之难打?”

卫缭说道:“只因为赵国很穷!”

赵政又是问道:“天下的民众,哪一国的民众战斗力最强?”

卫缭说道:“楚国的民众,还有齐国的民众!”

赵政不解道:“难道赵国的民众不强大吗?”

卫缭说道:“赵国之政,国强而民弱,赵国的军队很是强大,可赵国的民众很是弱小。赵国的军队很是强大,击溃赵国的军队很难。可只要大王努力,只要击溃了赵国的军队,赵国的民众就不会反抗。”

“对于大秦而言,只要灭亡了赵国的军队,战争就是结束了。”

“可齐国、楚国却是相反,他们的军队很是弱小,秦军要击败楚军,击齐君很是容易,可消灭这两个国家的军队,不代表着战争结束,只是代表着战争刚刚开始。灭赵的模式,与灭楚,灭齐的模式大不相同。”

言语当中有劝诫的意思。

至于韩国与魏国、燕国等三个弱小的国家,卫缭懒得劝说。

灭亡这三个国家,没有丝毫的难度。

“有意思!”

赵政笑了,说道:“这里面可有什么讲究?”

卫缭说道:“民众分为两种,一种为顺民,一种为刁民。天下七国皆是在变法,变法的内容不同,可目的皆是为了把刁民驯化为顺民。只是有的变法比较成功,刁民变为了顺民;可有的变法失败,依旧是刁民众多。”

“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等,多数变法成功,民众多为顺民;齐国、楚国、燕国等变法失败,多数是刁民为主。”

“顺民,服从管教,他们不在乎上面的大王,是赵王,还是秦王。大王能在赵国站稳脚跟,就是因为赵国民众多数为顺民,可以轻易成为赵人,也会很快的成为秦人,可以接受赵王迁,也能接受大王!”

“刁民,不服从管教,旧的大王都是不听,新的大王又岂能听从管教。”

赵政沉默着,说道:“你这是何意?”

卫缭说道:“当今制度,分为郡县制和分封制。治理顺民,当用郡县制;若是治理刁民,当用分封制。”

赵政沉默了,说道:“寡人知道了!”

什么文化啦,民众性格啦,他多数情况是不懂的,只是知道两点,一个是单纯的郡县制成本很高,一个是秦吏不可靠。

这也是他打算在韩赵魏,实行郡县制;而在燕国、齐国,楚国等实行分封制,将其分封给有功将士,还有诸多的公子。

燕国太远,齐国太富,楚国太大,皆是不好消化。

不好消化,那就分封给其他人,做到好处共享。

在实际当中,他打算将这三个国家的一部分依旧是郡县,剩下的领土划分为十几个,几十个封地,郡县与封国之间犬牙交错,彼此互相制约。

可现在,卫缭又是说着民众性格,利用顺民与刁民之说,验证了分封制和郡县制。

许久后,赵政问道:“那我大秦,需要的是顺民,还是刁民?”

卫缭说道:“大秦想要征伐六国,必然要多顺民;大秦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刁民。刁民不服从管教,会不断与官吏斗争,就必须要向君王靠拢;同样,官吏为了打压刁民,也必须要向君王靠拢!”

“若是大秦,没有刁民,会陷入极度危险当中!”

赵政点头着。

其他一知半解,可最后一句话,他却是理解。

赵政又是问道:“那大秦灭六国后,天下的刁民占据多数,还是顺民占据多数?”

卫缭说道:“臣也不知!臣只是知道,儒家也好,墨家也好,皆是为刁民在说话!”

赵政点头道:“寡人知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始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始皇帝第315章 王后到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始皇帝第315章 王后到来并对始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