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讨回你欠我的七个晚上

作品: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作者:小面包|分类:古言|更新:2023-10-21 18:35:14|字数:4068字

“竹篱笆呀牵牛花,浅浅的池塘里有野鸭,弯弯的小河绕山下,山腰有座小农家……”

“好,大家唱得很好。”

沈筝领着五个个头差不多的小姑娘在公堂前的小院排练,县衙里充满了歌声。

办事大厅里,也随处能听到男人们在背歌词。

他们一边学一边背,手上的活儿还不能停。

戏台需要一张大型背景板,林宝初托人去丰织县跟薛伯买了块很大的白布。

这会儿,程书益几人正在这块幕布上作画、题字。

白底黑字不吉利,几人就找林宝初开了个小会,计划在幕布上画幅画。

画上有山、有水、有蓝天,还有稻穗、甘蔗、玉米。

预示大丰收。

沈筝在教孩子们唱歌,林宝初也在教孩子们唱歌。

沈筝在前院,她在后院。

没办法,节目有点多,她们必须同时进行。

白天她们教孩子唱,晚上林宝初还要单独教沈筝唱,她学会了才能去教孩子们。

沈筝喜欢唱戏还真不是因为爱玩儿,她的音感很准。

一首歌,林宝初基本上唱三遍,她就学会了。

为了教她唱歌,林宝初这几日晚上都是跟沈筝睡的。

沈戟守了好几日的空房。

至于赵佳儿,她的责任更重。

孩子们上台的衣服,全权交给她负责,她找了几位娘子一起来帮忙,这几天针线就没离过手。

县衙的动静这般大,百姓们多少都猜到他们要干啥了。

每天县衙的前门、后门,都有不少百姓围观。

有的听多了,都会唱了。

“她大伯,你看,我闺女儿被选去唱曲儿了。”

“好好好,三丫头有出息了,真好啊。”

县衙后院的篱笆外站了一排的百姓,有的是来看自家孩子的,有的就是来听曲的。

这阵仗,在丰耕县可从未有过。

当然,这全城期待的程度,在丰耕县也从未见过。

“被衙门选去唱曲儿,有啥好处不?”一旁的人问那妇人。

妇人微微抬着下巴,骄傲极了,“我家三妞说了,等戏唱完,衙门就给二十斤米,还给一身新衣裳。”

“嘶……二十斤米啊!”

其他人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

“不止呢。”那妇人又说,“我家三妞打从被选上后,衙门就给饭吃了,一日三顿,顿顿有肉吃。”

“还有肉吃啊?啧啧,真好!”

“……”

林宝初听到他们的对话了,她颇有些无奈。

孩子们演节目,给点东西是应该的。

白天他们一整日都在衙门练曲子,县衙包三餐也是应该。

不吃饱怎么有力气唱?

“来,咱们再来一遍。”

林宝初拍拍手,结束歇息时刻,带孩子们继续练。

因为曲子基本上没有伴奏,所以都选了合唱的方式。

她教完这群孩子,还得教另一群。

一连七日过去,林宝初的嗓子快撑不住了。

不止是林宝初的嗓子撑不住,其他人的嗓子也多少受到影响。

开会的时候,屋里都是沙哑的声音。

“大家都说说自己手上负责项目的进度吧,如果都准备差不多了,咱们就出节目单。”

节目单一出,就相当于官宣节目时间。

准备了这么久,百姓们也猜了这么久,是该宣告了。

“戏台已经准备好了,幕布也画好了,随时可以使用。”李余说。

“我带的几个组,曲子都练熟了。”

沈筝接着开口,“下午我就带孩子们去戏台排练一次。”

朱金华补充道:“杂耍的人也找来了,吹火把、顶大缸,还有耍花枪的,都来了。”

为了这次的村晚,大伙儿都使出浑身解数。

想方设法的,为晚会添砖加瓦。

连卖艺的人都联系来了。

“好。”林宝初点点头,问在座的各位:“咱们合唱的曲子,还有人没学会吗?”

大家纷纷摇头。

一首曲子,他们学了七日、唱了七日,要还学不会,就见鬼了。

“好,那咱们定节目单吧。”

会议开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把节目单定下来了。

节目单一定下来,温怀便立刻执笔,郑重其事的把节目单书写出来。

贴在县衙前后门的晴雨表板上。

节目单一出,立刻轰动全丰耕县。

大家奔走相告,翘首以盼。

还有的已经动身,亲自把这个好消息给外面的亲朋好友带去。

告诉他们,别人有的东西,他们丰耕县也有!

村晚举办的时间,就在三日后,从下午一直唱到晚上,连唱三日。

大伙决定连唱三日,不仅是为了和丰织县斗气。

更多的是因为消息的滞后性,怕有些村子远的乡民们赶不上。

而且,既然是为了鼓舞士气而办的晚会,多唱一日,百姓们就对他们多一分信任。

“嫂嫂,你好了吗?”

沈筝在县衙吃完晚饭,习惯性等林宝初把澡完,要跟她一起回许家的院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方便以后阅读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第107章 讨回你欠我的七个晚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第107章 讨回你欠我的七个晚上并对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