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中东贸易和制度

作品:在现代和大明之间穿越|作者:青天问|分类:历史|更新:2023-10-28 13:51:30|字数:4318字

船队继续航行,来到新加坡附近,就看到这里修建了一个水泥城堡,驻扎了数百名家丁,守卫着这个不大的城堡,城堡上有火炮,能够抵御敌人的进攻。

城堡里,也有商人定期运送补给过来。

郑芝龙在这里卸下了大量的补给物资,然后继续前进。

穿过了马六甲海峡之后,进入了印度洋。

航行十天,抵达印度特里万德鲁姆,在这里也卸下了大量的物资。

此时的印度,形势非常混乱,各种邦国都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

在这里做买卖,比较困难,因为各国的制度都不同。

所以,船队只是在这里略加停留,就朝着中东而去,那里才是他们的目的地。

此时的中东,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帝国。

船队在马斯喀特停靠,开始卸下大量的货物,与商人们贸易。

郑芝龙带着十几个手下,在这里闲逛了起来,了解一下这里的贸易情况。

可以看到,这里比较繁华,许多人牵着骆驼,运载着货物,前来贸易。

街道上女人很少,即使偶尔看到,也都是蒙面。

郑芝龙仔细了解这里的商品情况,发现这里特产不多,货物比较少,但是,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能够将东西方的商品买来出售,所以商品并不少。

来自西方的羊毛、呢绒等等,都很畅销。

不过,主要的,还是金银,直接用来采购大明朝的货物,然后运到欧洲去出售,在此交易过程里,大明朝,包括白文安的势力,都是贸易顺差的,赚取了大量的金银。

此时,在全世界,大明朝,包括白文安的商品,都是处于统治的地位。

欧洲需要大量的香料、瓷器、丝绸、纸张等等。

本地需要的,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还有铁器等等。

看完之后,郑芝龙有些失望,这里能够贩卖到东亚的货物并不多,主要是以金银交易,但是,如此一来,回程的时候,船只就会空载,这样效率就很低。

到了这里,郑芝龙就算是到了尽头了。

当然,他们还可以尝试绕过好望角,前往欧洲做买卖,但是,这样会引起葡萄牙、荷兰人的敌视,郑芝龙暂时没有如此打算。

船队于是就返航了。

此时的白文安治下,福建已经开始收获粮食了。

今天天气依旧寒冷,气候干旱,降雨不多,在其他地方,农民们都会失收粮食,但是在广东和福建,由于修建了大量的水渠,还有蒸汽机提水灌溉,效率提升了数百倍之多,导致农民们都获得了不错的收成。

加上好的种子和肥料,种植了耐寒的红薯和土豆等作物,农民们收获了大量的粮食。

福建这里,刚刚收获的粮食,农民们都舍不得出售,他们饿怕了,担心未来没有粮食吃,所以都把粮食储存了起来。

但是,广东这里,农民们经过几年的辛苦劳作,早就在仓库里存满了粮食,自然有大量的粮食出售,白文安低价收购了很多的粮食,然后运到北边大明朝去出售。

广东的粮食价格,每斤9文钱,而在大明朝的北方,每斤粮食的价格是18文、27文甚至36文之多,涨了几倍。

如此,粮食贸易,也就利润惊人。

这样的贸易,还是刚需,百姓们必须购买的。

于是,就有精明的商人,在广东采购便宜的粮食,拉到大明朝北方的贩卖,赚取了惊人的利润!

由于海贸发达,导致运输的成本大大下降,白文安的粮食更加有竞争力了。

由于有大量低价的粮食,所以白文安这里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携带着妻儿老小,朝着广东、福建迁移。

虽然官兵设立了关卡,禁止百姓迁移到广东和福建,但是,百姓也有对策,他们专门走一些偏僻的小道,官兵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些百姓进入广东和福建,就会很快被各地的收容队接走,给他们提供番薯干等粮食,然后带着他们抵达沿海的港口,装上船运往琉球岛垦荒。

此时的琉球岛,已经容纳了三百万的百姓,数量还在增加当中。

下第一场雪的时候,白文安的儿子出生了,此事引起了李文涛等人的关注,毕竟白文安的儿子,有极大的可能继承白文安的事业。

但是,白文安却知道,自己不会将事业传给儿子,而是会制定一套制度,将国家交给合适的人去治理。

如此,才能保持国家的长久兴盛!

将事业传给儿子,那是过去的家天下的统治,白文安要的不是自己家族的利益,他要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所以家天下的那一套制度,必须被打破!

此时,李文涛拿着数据过来找白文安汇报工作了。

根据李文涛的统计,现在白文安治下的合作伙伴,只要是指商人,已经高达6000人之多,这还是没有计算小商人的数据。

这些人里,有本地的商人,也有大明朝的商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在现代和大明之间穿越》,方便以后阅读在现代和大明之间穿越第156章 中东贸易和制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现代和大明之间穿越第156章 中东贸易和制度并对在现代和大明之间穿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