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备嫁了

作品: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作者:言蹊云浅|分类:现言|更新:2023-12-02 15:52:31|字数:4570字

傍晚,马小娟下工回来,看见苏茉铺盖上放着的两床被褥两眼放光。

马小娟上手摸了摸,挺松软舒适的,这棉胎做的可真好。

“苏茉,这真是公社作坊做的?还不要票?”马小娟问,心里已经打起了主意了。

天知道城里棉胎票有多难搞,只有结婚的时候,才会补助这么一床。平时都是自己买棉花做的,但自己用棉花做的被子,跟有手艺的师傅打的棉胎差别可大了,睡久了变硬不说,还老是跑棉。

她家兄妹几人,盖的棉被几乎都是她妈手工做的,就她妈那手艺,真是不方便说。差不多每年都得拆出来重做,麻烦得不行。

如果这里可以做棉胎,那她可得多做几床,邮回家去。

“是,不要票,只收棉花钱和手工费,一斤棉花一块一毛五。7斤的被子,手工费1.5元;3斤的褥子,手工费1块钱。”苏茉点头。

马小娟兴奋的差点蹦起来。

她家那边的黑市,棉花最少都是1.8元往上的,产量少的年份,两三块钱一斤都有过。她记得她那个时候刚上初中,她妈本想给她做一身新棉衣裤的,结果棉花太贵,只给做了一条棉裤。

“你确定我们知青也可以做,不是因为你要嫁入大队了,才给你做的?”马小娟又问一遍。

这年头,公社的集体经济,许多便利都只有本社的社员才可以享受。

“当时齐主任说,知青来红旗公社下乡,就也是公社的一份子。那知青应该就是可以做的。”苏茉也不敢说死。

“你可以去问问,那作坊就在公社供销社不远,门口挂了个红旗公社集体作坊的牌子,很容易找。我看里面还有木匠铺那些,你到时候要做柜子,估计也是去那里。”

他们刚来的时候,马建民也说过公社有做柜子凳子的地方,估计就是那里了。

“你说,我要是做几床被褥寄回家去,成不成?”马小娟靠过来,小声的说。

“这我也不清楚。不过不拿去卖,寄给自己家人用,应该是可以的。”苏茉思索,从齐主任的言谈举止看,有创收的机会,他应该不会拒绝。

“或者你秋收结束后,也试着去定做两床,然后说要寄一床回家。你看齐主任给不给你做,如果给做,就没问题。”

“不过你也不要一次性做那么多,今年先做两床,剩下的明年再做。”免得被人找事给举报了,这年头见不得别人好的,大有人在。

“行。”马小娟点头,“想不到公社还有这样的好事。我之前就听说有知青,在大队买粮寄回家的,没想到,到我这还来个做棉被寄回家的。”

马小娟有些兴奋,这红旗公社还真是来对了。

不像别的乡下那样,在大山里。这陆家村生产大队,到公社骑自行车也就二三十分钟的事,到县城骑车也就一个小时。

不像她表姐下乡的地方,说是到公社坐驴车都得两个小时,进城就更是夸张,得三四个小时。

只怕是被分到山沟沟里了。

自己还是幸运的。

*******

之后,苏茉就没再去上工,而是留在知青点缝制被套,收拾东西备嫁。

陆家村生产大队的秋收,在9月29号收完花生后,地里的活就宣布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晾晒入库的事,这些轻省的活,都是分给年纪大的婶子大叔们干的。

年轻的小伙子和壮劳力们,则休息几天,等交完公粮后,就又要去挖水渠了。

缝被套并不难,苏茉跟陈兰请教了后,半天时间就把被套给缝好了。

看着剩下三个还是棉胎的被褥,苏茉也算是体会了一把这个年代的辛苦。

怪不得都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布票实在太不够用了。

剩下一张被子的被套,只能等以后有了布票再扯布做了。

苏茉把被褥都叠好,有被套的那床放在最上面,这时,才发现,似乎还少了两个枕头。

苏茉只得赶紧又到公社集体作坊去,找齐主任问有没有枕芯卖。

正好齐主任这两天叫棉花铺的师傅们打了套样板出来,其中就有两个枕芯,于是就便宜了苏茉。

两个枕芯,连棉花加手工,一共收了苏茉1.5元。

买好枕芯,苏茉又想着到供销社买一套现成的枕头套,她记得小说上写,这个年代的枕头套都是绣花的,还挺精致。

因为有生产大队已经结束秋收,今天供销社人特别多,陆小兰忙的脚不沾地,水都没空喝几口。

忙碌中,陆小兰余光好像瞄见自家三嫂的身影,定睛一瞧,还真是。赶紧大声喊道:“三嫂,你到我这来。”

苏茉差点被一群大婶给挤死,听见陆小兰喊她,便赶紧挤过去。

“今天怎么回事?怎么人这么多?”苏茉心有余悸。

“有大队秋收结束了,社员们来赶集呢。三嫂,你要买什么东西?”

“我要买枕头套。”苏茉赶紧道,她插队已经有大婶不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方便以后阅读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第33章 备嫁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第33章 备嫁了并对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