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县令亲临:魏氏田产引轰动

作品: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作者:大笨鸟|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4 21:12:20|字数:4710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恍惚间就到了中平五年六月。

在三位大师的悉心指导和众多工、匠的共同努力下,村庄的围墙终于修建完成。

墙体由砖块、夯土、石块等组成。

外层是砖头和石块,内层是夯土,这样的防御力甚至不怕攻城武器破坏。

同时在不计成本的雇佣人力之下,魏安家中的宅院修建也基本完成。

借着这两个工程,魏安的奴仆中还诞生了一批木工、烧石工、砖工、瓦工等。

壮年农奴售价三万钱,若是掌握手艺的工奴,身价得翻一番,价值大增。

村子原本都是上盖茅草的夯土小院,有的年数久远不好修缮。

便如魏石家的宅院,修修补补,基本上可以推倒重来了。

如今多了一些熟工,加上族里本来一些族人就会手艺活,魏兴终于决定将各家的房子也都统一重修一番。

重修的决定定下后,魏兴借着机会找了三位大师,先为村子整体进行规划。

这种小村庄的建筑规划对三位大师来说是手到擒来。

在他们的规划中,原本的夯土墙农家小院都会建成类似魏安家的四合院。

当然不会建那么大的四合院,每家都修一个二进的小院,也就是外层的倒座房加上一个一进的院子。

每个院子差不多是六百平米左右,跟原先的小院子占地面积相差无几。

原来院中会养些牲畜,如今被大师规划都集中放在靠近曹河的一块地中饲养,这样每家宅院便不会有异味脏乱。

牲畜的粪便亦方便收集用来制肥。

族长与魏柳氏商议后决定将村里的旧屋直接拆一半,先留一半住人。

拆了房的族人便先暂住到魏安家中,待自家房子修好之后,再搬回自家。

规划是这样,不过具体动工也要等农忙后了。

如今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收粮。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经过两年的时间的绿肥、沤肥,如今也可以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第一年魏氏还是谨小慎微的,怕肥料有问题,只挑选了二十亩地进行验证。

今年算是肥料使用的第二年,直接扩大到两百亩地进行验证。

一百亩用的纯绿肥,五十亩用的堆肥,五十亩用的沤肥。

在得魏氏通知后,乡有秩、县丞、田曹掾都齐聚魏氏。

又一番祭祀之后,族长下令开始收粮。

这次收粮与以往不同,所有族人与奴仆按照施肥田地的不同进行集中收粮。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两百亩用肥的田地很快就收割完成。

众人全力的脱粒,旁人把脱下的粮食一颗不剩的收集起来,然后称量,让众人过目。

“如何?”

众人皆伸长了脑袋等着统计的魏祠。

“绿肥之地百亩地,合一百八十七石又一斤,亩两百二十四斤又六两。”

“沤肥之地五十亩,合九十五石又三十二斤,亩两百二十八斤又一十两。”

“堆肥之地五十亩,合九十五石又八十五斤,亩两百二十九斤又一十一两。”

听到魏祠大声报的粮食重量,众皆哗然。

围观的都是懂田事的,三种地的产出,都算高产了。

县丞目光亦是火热,一挥手,“且再收无施肥地,再观之。”

不止魏氏众人去收割,那些家中无地,靠在魏氏修房帮工赚钱的人也都纷纷下地帮忙收割。

人多力量大,在众人的动作下,很快就收了两百亩地的粮食,然后脱粒称重。

大家都做的很仔细,绝大部分麦粒都脱了出来,一些人自发去捡地里的麦粒麦穗,都放在量器之中。

众人紧锣密鼓的将所有粮称量,然后看魏祠一一计算。

魏祠满头大汗的算了好几遍,终于得出了结论。

高声喊道,“两百亩地,合三百五十二石又一百零二斤,亩两百一十一斤又一十一两。”

惊呼声此起彼伏。

县乡官吏们面面相觑。

较绿肥之地差十三斤,较沤肥堆肥之地差十七八斤。

“再割百亩,由县中计吏算粮,”然后县丞对一名佐吏说道:“快去县中,将此间之事告知县令,请县令速来魏家村。”

“喏。”一县吏从魏氏借了匹马,打着马便往县城方向赶。

而县丞则重新安排,不仅安排众人新割一百亩的粮食,还把原先三块施肥地的粮食都重新计量称重,分组计算。

不多时,又新割了一百亩的粮食,脱粒、称重。

恰逢县令张咨骑马赶到。

“见过张县令。”众人纷纷上前行礼。

张咨还未等马停稳,便跳下马背。

还礼后,擦了擦头上的汗,激动的问道:“王县丞,产粮如何。”

这个张咨就是原县令升任侍中后过来平氏县接替任县令的。

张县令说话轻声细语,温文尔雅,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当初还来过魏家村,去过曹河边祭奠过那条天授之方的鱼。

张咨来时,非常羡慕前任,前任或许能留名青史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第133章 县令亲临:魏氏田产引轰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第133章 县令亲临:魏氏田产引轰动并对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