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蜀王有请

作品:农门状元|作者:山的那边|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9 15:21:24|字数:4326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名士介子推;另一说是起源于古时“改火”旧俗……

古人“钻木取火”,一年分春夏秋冬改火四次,将旧的火种熄灭,重新钻木获取新火种。

秦汉之后,改在春季改火,既寒食节当日换新火种,新旧火交替之日,全国上下不可见火种。

七郎听着文殊院住持慧通介绍寒食节,心想幸好如今天气转暖了,要是在冬日,莫得火咋受得了哦~~

不过,无论哪一种起源,寒食节都是我国本土的节日,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和尚为什么也过寒食节呢?

这个问题他没问出来~~

寒食节必吃的食物有“子推蒸饼”、“寒具”、“糖饧大麦粥”、。

子推蒸饼是枣糕、寒具又叫“咸馓子”、“细环饼”、糖饧大麦粥是杏仁大麦粥蘸麦芽糖。

寒食节当日不开火,这三样点心都是提前做好的。

文殊院做子推蒸饼、糖饧大麦粥用的糖,过节当日吃的腐竹、豆腐等,都是从赵氏商行买的,是商行的大主顾。

文殊院的住持慧通和尚是慈惠禅师的师侄,很喜欢七郎,同样觉得小师弟有慧根……

兴国寺前后送来了上千卷佛经,都是这小师弟的功德啊!

“我们文殊院也派了僧人进京学印刷术,杨太守命府学的学官去国子监学习。学会之后,文殊院和益州府学都可以自己印书了。”

慧通和蔼笑道:“我们近的州府先得到消息进京去学,以后再逐渐传播到远的州府去,天下人都有书可读了。”

七郎高兴地说:“我也听府学的曹学官说了,杨太守让几位学官进京。”

因为这个事,府学的先生和同窗们总算不关注他会算命这个事了,转而打听起印刷术。

他真的希望大家关注他的才华,而不是神神叨叨的算命。

在文殊院吃得饱饱的,离开的时候还带了一篮子寒具、枣糕和酥油泡螺。

这三样都是稀罕的点心,枣糕要用红糖,炸寒具要用较多的油,酥油泡螺需要鲜奶,七郎准备带回家给侄子侄女吃。

今日商行客人多,赵三郎和赵六郎都进城了。

赵三郎在杂货行帮周小石招待客人,赵六郎和七郎一起来文殊院。

七郎在慧通禅师的禅房里,他在前面大殿拜佛。

见七郎出来,还提着个大篮子,赵六郎双目一亮,帮七郎接过。

走出文殊院,赵六郎掀开盖着篮子的布一看,就要拿酥油泡螺吃。

“六哥只能吃一个,其他要带回去给阿仁、阿义他们!”七郎提醒。

赵六郎点头,小心拿起一个白如雪的酥油泡螺,入口即化、奶香浓郁,好吃得他舌头都差点吞了……

吃完一个,还想吃另一个,却被七郎控诉的目光逼退了,赵六郎意犹未尽地说:“文殊院里的和尚吃得那么好?要不我出家算了!”

七郎歪了歪头:“我听圆通师兄说做和尚也不容易的,要通晓经文,经过考核才能拿到度牒,成为正式的和尚。否则即使出了家,也只能做些种菜、挑水、劈柴的杂役。”

赵六郎放弃了,都是种地,他还不如种自家的。

“四哥过了清明节,就跟董家的人去草原收羊毛。爹娘都帮他收拾好东西了,家里的活也安排好了,辣椒和胡椒地由五哥和我照管,二哥帮忙棉花田。”赵六郎一边说话,一边伸手拿酥油泡螺。

七郎警告:“六哥,你不能趁说话偷吃!”

赵六郎:……被发现了。

七郎叹气:“真不省心,一个个的比我还像小孩子!”

赵六郎腹诽,那是因为你吃饱了,你肚子都突出来了!

兄弟俩斗智斗勇斗嘴,刚走回杂货行,就见一个管事领着两个侍卫,姿态高傲地说:“我是蜀王府的管事。大王有请赵全,跟我走一趟吧!”

周小石、赵三郎惶惶不安地站在一旁,他们本想偷偷去给七郎报信,让他别来杂货行。

但转念一想,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蜀王让人去天明村或文殊院传令,七郎还不是一样要去?

七郎和赵六郎也吓了一跳。

赵六郎突然说:“七郎,你不是说在文殊院吃撑、肚子疼吗?还不快去茅厕?这位大爷,要劳烦你等一等。”

说着,给七郎使眼色,让七郎“借尿遁”。

七郎知道赵六郎的意思,但他也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他还在府学上学呢,蜀王要召见他随时可以。

从得知萧太守要升迁,他就担心着这一日。

平静了好几天,他还以为蜀王不记得他这个小人物,没想到还记得……还是大过节的。

寒食节也是祭祀的节日,蜀王在这一日召见他,难道是想说“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管事听了赵六郎的话,狐疑地看着七郎,但不知是不是顾忌“文殊院”,语气没有太强硬,皱眉说:“那就等一等,你快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门状元》,方便以后阅读农门状元第178章 蜀王有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门状元第178章 蜀王有请并对农门状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