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草原上的大战

作品:农门状元|作者:山的那边|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9 15:40:14|字数:4198字

永徽二年八月,辽东都督赵全率辽东府兵,召集契丹、靺鞨诸部,联合向东突厥王庭进军!

唐军以瀚海都护阿史那贺鲁为前锋,浩浩荡荡地一路向西,飘展的战旗与森严战阵,彰显着当世第一强国的气势。

枯莫离作为契丹部首领,率族人随行出征。

这一回,他只想着摇旗呐喊,保存自家实力,跟在唐军身后捡漏……让他消耗自己的族人?

那是不可能的。

七郎却把枯莫离召来,推心置腹地说:“你从前跟我说突厥人不可靠,我还说你多心。如今看来,还是你的眼光准。”

“扶余、靺鞨等部,都没契丹人能征善战,如今正是为朝廷立功的机会,你不要错失。”

“朝廷用人,向来不看重民族。你若能立下大功,也能封爵拜将!”

枯莫离憨厚笑道:“当不当官不要紧,兄长让我打谁就打谁……但我的族人大多迁徙去了熊津江,这一次带的人不多,有心立功也没那个能力。”

……我怀疑你想推我去前线送死,但我没有证据。

七郎微笑:“无妨,有大军做你的后盾呢!粮草兵器,我都会给足。好兄弟,你可不要令我失望!”

枯莫离被七郎的目光盯着,硬着头皮答应。

让赵都督失望是什么后果?瞧瞧贺鲁兄就知道了。

兵贵胜,不贵久。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

越是大规模的战争,越要速战速决。

时间越长,不可控的风险就越多。

历史上唐太宗征高句丽,就因为久攻安市城不破,加上天气转冷、粮草难继,不能不班师回朝。

举国之战尚且如此,何况七郎只是一方都督。

以史为鉴,不能重蹈覆辙。

唐军进入草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东突厥部。

阿史那贺鲁担任东突厥可汗这几年励精图治,为他们积累了不少粮草。

……

特吉得知大唐派兵来讨伐,目光阴沉,草原狼绝不认怂!

他算过天命,天可汗早几年就该驾崩了,不知如何延寿几年!

现在的这个皇帝,年轻懦弱,臣子强势,有亡国之兆!

他绝不会算错!

这是东突厥的机会,必须抓住!

特吉试过算赵全的命数,可连续算了几次,都是变数……最后甚至反噬吐血,不得不含恨放弃。

“我们坚持住!不用和唐军正面交战,只要收拢粮草、拖到隆冬,他们就会自己撤退!”特吉鼓舞众人,“等他们一撤,我们可以伺机到灵州、幽州等边境劫掠!”

“大唐皇帝年轻懦弱,国内有很多人不服他,没有胆量、也没时间顾及我们!”

打劫,才是草原民族世世代代的生存模式!

这一场仗也一定要打,这是长生天给他们的机会!

唐军这边,若说谁对东突厥最了解,自然是瀚海都护阿史那贺鲁。

都说唐人从不欺骗唐人,他这个前东突厥可汗,却要领兵打曾经的族人。

阿史那贺鲁和七郎在商议行军路线。

纵然心有芥蒂,两人再也回不到过去,打仗还是要同心协力。

现在贺鲁就做带路党,带领大军先去烧粮草仓,想必特吉也会去同一个地方!

“擒贼先擒王,若能生擒特吉最好,若不能就直接斩杀。”

“枯莫离,你率契丹、靺鞨等部,配合贺鲁,负责绕道抄突厥人的退路!”

枯莫离无可奈何,只能答应。

七郎和李思文作为主力,除留下一部分人在边疆作为接应,其他人直扑王庭。

安排好作战计划,七郎朗声道:“秣马厉兵数载,诸君,吾等共建此功!”

是时候让突厥人体会到真正的绝望!

贺鲁是唐军的先锋,跟唐军并肩作战、要歼灭前方的族人。

他告诉自己,这是他的宿命,也是突厥部不得不作出的牺牲。

等一切结束,他就带领族人西迁,远离这片是非之地。

……不是他想放弃祖辈世代繁衍生息的草原,而是他们有个太厉害的敌人!

这个敌人,是赵全,更是整个泱泱大唐。

还是西迁吧,到更遥远的地方去,识时务者为俊杰。

……

埋伏了一日,前方有动静了!

阿史那贺鲁最了解突厥人,也最清楚怎么对付突厥骑兵!

“想走?留下吧?”贺鲁用突厥语高声喊着。

背叛他的人,令他如丧家之犬的人,就算是同族,也要把命留下!

……

一朵烟花在空中炸开,是枯莫离遭遇了撤退的敌军。

七郎发现信号,笑道:“我去接应枯莫离!也不知特吉在不在那里?”

和处理政务、跟朝臣勾心斗角打嘴炮相比,他更喜欢亲自下场打仗。

嗯,他也是关心枯莫离这位好兄弟!

枯莫离率领契丹、靺鞨等部守在突厥人撤退路上,负责拦截。

作为东北部落,他们一直没什么自主权,从前大唐征讨高句丽,征召各族出兵,也得应召。

但往常不会上前线,主要是象征意义——天朝统治下各族同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门状元》,方便以后阅读农门状元第744章 草原上的大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门状元第744章 草原上的大战并对农门状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