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仁爱精神和斗争精神

作品: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作者:刀公|分类:都市|更新:2024-03-17 09:10:24|字数:5482字

大二上学期,在学习12门课程之余,赵山文开始系统地研读儒家经典,先后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着作。

以前只是在中学课文或者其他书里读过一些零散篇章,这次全面系统地读,让赵山文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系统的认识。

赵山文感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演绎出了以“仁、义、礼、智、信、勇、恕、诚、忠、孝、悌”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成为主导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人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各地建文庙祭祀。

儒家思想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很早就是赵山文的人生理想,现在更加得到了强化。赵山文还很认同《大学》里强调的“止于至善”,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提高完善自己,让自己趋于“至善”。

赵山文大二上学期还读了名着《三国演义》,小时候虽然看过电视剧,但还没读过书本。通过原原本本读书,赵山文被刘备、曹操、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司马懿等鲜明的人物性格深深感染,与《红楼梦》展现的各色善恶人性不同,《三国演义》展现了仁爱的刘备、奸诈的曹操、神武的关羽、威猛的张飞、智慧的诸葛亮等各色性格特点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桃园结义,义成为把三人凝聚在一起的精神信仰,刘备仁爱,关羽、张飞威武,三人的结合可以说是文武兼备,再加上诸葛亮的智慧,让他们成为一个强大的共同体,成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三国格局。

在读《三国演义》中,给赵山文影响最大的是以关羽为代表的“武”的精神。

关羽被后代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中国很多文物保存较好的城市,城市中心一般都有两个庙,文庙供奉孔子,武庙供奉关羽。

文武兼备是中国古人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文”强调仁爱,人要有爱人之心,追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但人性中有恶的一面,面对外部人性恶对自身的危害,人需要用“武”来压制和消除邪恶,“武”代表了对邪恶的斗争精神和战胜邪恶的能力。

在现实中,能文武兼备的人很少,过分仁爱的人往往缺乏“武”的精神,过分勇武的人往往又缺乏“文”的精神。赵山文就是一个性格善良的“文弱”书生,从小接受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人的教育,让他缺乏“武”的精神,面对邪恶时斗争精神和抵御能力不足,这是造成他大一时被于小二这类恶人欺负的自身原因。

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以来,落后的中国遭受了外族入侵,西方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侵略,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外敌入侵和国内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国民党独裁政府的反动统治之下,中国国内邪恶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民族危亡和人民苦难之际,中国古代“武”的精神演化为革命精神,革命成为近代中国的主题,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和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最终赶走了外国侵略者,推翻了国内反动统治,被革命精神鼓舞的中国人民战胜了邪恶,恢复了中华大地的朗朗乾坤。

无论古代“武”的精神,还是近代的革命精神,都是面对邪恶时威武不屈、战而必胜的斗争精神,这是保证人类能够生生不息的一大精神力量。

经过大一被人欺负的经历,赵山文在读儒家四书五经和《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着及学习经济学理论中,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存之道。

现在的赵山文认为,人当然应该追求做一个善良的人,只有追求善良、美好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面对现实世界恶的存在,人必须兼而有仁爱精神和斗争精神,对外部的善良、美好要充满爱,对外部的邪恶、丑陋则要有斗争精神,以仁爱和斗争来维系积极向上的人际环境。

大二上学期期末,赵山文在努力学习中平安完成了12门课程的期末考试,403宿舍没有发生道德沦丧的行为。

期末考完试,赵山文归心似箭,很快踏上归途,他已经有一年没有回家了,这是他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离开家。

回到Q市,赵山文还分别去看望了王爷爷和侯老师,一年没见了,他们的生活还像往常一样,当年他们关心帮助赵山文,现在又在关心帮助其他学弟学妹,他们继续在人间播撒着爱的种子。

这次回家,赵山文碰到陈文博、王龙、孔令德也刚好回来在Q市,四人就聚了聚,各自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体会。

这三个同学的大学生活都过得很顺利。陈文博读法学,以后想从事律师职业;王龙读新闻传播,以后想做记者;孔令德学会计学,以后想到大企业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方便以后阅读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第68章 仁爱精神和斗争精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第68章 仁爱精神和斗争精神并对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