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总摄朝政

作品:大清搬运工|作者:赵破奴|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7 08:36:13|字数:5234字

这日,太和殿广场召开大会,京中四品以上官员、亲王、郡王、贝勒等贵族和各国大使应邀出席。

恭亲王奕?主持大会,颁布《定国是诏》,朝廷废除军机处,改组责任内阁,朝政皆归内阁处置。皇室今后只有象征意义。拥有祭祀、会见外国皇室、签订法律重大文件等权力。

皇室册封韩林为汉王,摄政王,统管朝政。内阁成员由摄政王选拔,任何人不得干预。

韩林上台讲话,新政府保障亲王、郡王等勋爵人家的待遇,今后若无违法乱纪行为,政府照例发放俸禄。镇国公以下的旗人朝廷不再供养,允许自谋生路。

韩林此言一出,一些八旗子弟还以为害怕了他们的势力才妥协了。开始嚣张起来,叫嚣着新政府应继续保持铁杆庄稼的待遇,不然旗人没法带了。其中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强硬派闹将起来。

韩林让人递个话筒给载漪,载漪道:“这大清的规矩都延续几百年了,你凭什么说取消就取消,还有你这个摄政王是谁答应了?征求过我们的意见了吗?”

一帮贝勒贝子在后面纷纷响应。韩林道:“哦,那是我失礼了,现在统计也不太晚,反对此项决议的可以站在左边,我们统计下名单,您看好不好?”

载漪点了点头,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奕?一个劲儿地使眼色,让自己的后辈不要去凑这个热闹。荣禄急得直接拿起话筒喊道:“瓜尔佳氏的都把嘴闭上,这是人家爱新罗觉的事,不要掺和进来!”

按理说,能混到四品官和高级爵位的都是人精,再傻也都知道新旧政权交替之时,最是没有法度的时候,新王为了立威,杀几个反抗者都是小事。更何况是韩林这个杀神。

可偏偏还是出了十几个大臣跟着这帮郡王贝勒们胡闹。韩林命秘书记下名字,然后一队官兵进场,将反抗者全部逮捕。韩林命令就在太和门外,枪决!

载漪满嘴喷粪,大骂韩林无耻,被士兵一巴掌扇得眼冒金星,随后一众人等被押了出去,军官掏出手枪,先从一个四品的满族大臣杀起,一声声枪响吓得众人魂飞魄散。荣禄给韩林求情道:“摄政王,我来做保,他们绝对服从您的安排。您就手下留情吧。”

奕?也来劝道:“摄政王威也立了,还是给爱新觉罗家留下几个人吧,这大清都是您的了,不必急于一时吧?”

李鸿章、翁同龢也来附和,新政初立,实在不宜大开杀戒。韩林于是命令将剩下人等关进大牢,革除爵位和官职,交刑部议罪。

至此,京中再无人敢挑战韩林权威。次日,韩林在天坛举行封王仪式,祭拜天地,大赦天下,接受群臣贺表。夫人曾氏改福晋为王妃,其其格为侧王妃,曦玉、潘永兰为夫人。其子韩勤为汉王府世子。

各国使馆却无一人出席封王庆典,英国大使威妥玛也仅仅以私人身份送来贺礼。韩林大怒,宣布废除自鸦片战争以来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大清将不再进行后续赔款,取消外国人在大清的特权,

责令驻青岛德军,驻香港英军,一个月内全部撤出中国,归还中国领土。否则清军将强行接收。

日本、沙俄、德国、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纷纷提出抗议,威胁韩林履行条约,否则将承担严重后果。

韩林不予理睬,命令王进向东北的依克唐阿输送武器,改造队伍,时刻防备沙俄。命令赵羽包围青岛,一个月期限已到,强行接收青岛。命令南海舰队徐长顺巡视广东沿海,威胁香港澳门船只。

国内,袁世凯接收原直隶的全部地盘,配合钱力解散京郊卫戍部队,只保留部分皇陵卫队。关外任命依克唐阿为东北总督,统管全部清军,配合王进对清军进行改造。

调刘铭传任江苏巡抚,唐景崧任台湾巡抚,原郑州工作组张二柱升任河南巡抚。

薛福成、关平、吴襄入京调任内阁成员,李鸿章取消直隶总督职务,入内阁。奕?、荣禄、阎敬铭入内阁。

韩林在中南海临时办公驻地,召开第一届内阁会议,奕?率先请求韩林将士兵退出皇宫,给皇室留下一些脸面。韩林同意,皇宫被一分为二,三大殿、太和门、午门、天安门以后都作为景区,由北京市政府管辖,将来有阅兵和盛大典礼都可在此举行。

皇室成员在后宫居住生活,裁撤太监宫女,日后没了政务自然也不需要太多的人。保留五百人即可。宫中不可再继续招收太监,如需新添服务人员,需向北京市政府报备,由政府聘请工作人员,宫中支付薪酬。

李鸿章提议将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专职负责与外国联络之事,韩林早就与李鸿章交流过此事,便任命李鸿章为外交部长。

荣禄提议各地应尽快裁撤旧军队,全部编练新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外国干涉势力。韩林同意,任命荣禄为兵部尚书,配合各地来京的林军军官共同制定新的编练计划。

阎敬铭仍然主管户部,道:“既然摄政王已主理朝政,那管辖数省之财税就应该足额缴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清搬运工》,方便以后阅读大清搬运工第224章 总摄朝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清搬运工第224章 总摄朝政并对大清搬运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