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天下当知陆长生

作品:长生门:从大明开始|作者:香烟证道|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9 05:18:03|字数:9504字

几个徒弟纷纷点头。

“文登的恶人信息你们自己记下就好,待过一段时间作为你们行走江湖的第一课吧!”

“是,师傅!”

…………

戌时,也就是晚8点左右。

县衙后堂一处书房内,朦胧烛火下,方县令正在挑灯夜读。

敲门声响起。

“谁?”

无人应答。

方县令起身去开门查看,来人既不是丫鬟也不是小厮,却是个修长笔挺身形的青年。

方县令吓的后退两步,惊恐问道,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

青年笑的很好看,

“方大人,陆某来寻大人一叙!”

方敬之亡魂大冒,脑袋里一下子蹦出两个字,‘杀神!’

随即又明悟过来,这是自己人呐,而且是自己的大腿,更要抱的不露痕迹才行。

“哦,原来是长生门陆长生陆小友,陆小友威名可是传遍了大半个山东!”

“陆小友果真好本事,进出衙署如入无人之境,方某佩服!”

“却不知深夜造访,有何指教?”

陆长生径直走进房间,不经招呼便在案牍对面的客椅上入座,

“方敬之方大人,老朱可有交代你什么?”

方敬之傻眼了,这特娘的刚想着不露痕迹地抱大腿,配合这位爷,哪知这位爷不按套路出牌啊!

陛下这密旨岂不成了笑话?

其实他哪里知晓,陆长生不过是在诈唬。

陆长生料定这么大动静不可能瞒过锦衣卫,说不定老朱见他一路安排物资过来,怕他玩造反,在这里布置了埋伏圈等着他跳,所以先来县衙踩踩点。

“嘿嘿,果然陆小友聪慧绝顶…”

“别扯这些有的没的,说说吧!”

陆长生打断,表面风轻云淡,实则内心咯噔。

“陛下让方某配合小友行事,令不着痕迹为宜,却不想小友竟是猜到了陛下的意志。”

陆长生见这县令的神情不似作伪,心中暗松一口气,毕竟他现在是拖家带口的人,真翻脸,自己也只剩下为他们报仇这条路了。

“物资到了多少?”

“并不清楚小友到底安排了多少来,已是收了两方,其一是曲阜的各类物资作价25万余,其二则是日照过来的庞大物资,作价约莫80余万两。”

“本县的人口、田地事宜想来你是清楚的,说说看,尤其是本地百姓的生计。”

“这说来话长,小友可要方某安排下人送些茶水点心来?”

“不必了,事关日后民生大计,陆某听到天明也无妨。”

方敬之回到位置坐下,笑的牵强,

这长生门也好,陆长生也罢,做出的一应事情,分明是江湖莽夫之举,怎地就入了陛下法眼?

更关键是陆长生好像根本不吃官面上的这一套,直来直去,叫他很是被动。

“呵呵,小友说笑了。”

“我文登如今在册7200余户约计4万余人,山林、耕地、湖泊约计80余万亩,其中上田8万余亩尽归王、张、李三大家族之手,中、下田合计28万亩,三大家占了一半。”

陆长生皱眉,

“也就是说4万百姓种了14万亩地,每人仅3亩地出头?”

方敬之心里发笑,还真是个门外汉,但面上不显,耐心解释道,

“小友有所不知,三大家族那么多地,总是要人去耕种的,所以万余人是他们的佃农;另外除了三大家族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小地主,一户拥有数百、数千亩不等。”

“嘶~”

陆长生牙疼,自己居然忘记了中小地主这等存在!

这些家伙每个村子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主,专门养佃农种地;反而是世家大族,圈地只是他们的财路之一,大大小小商业都有他们的影子。

这才是福伯有钱也买不着废地的原因,一来人家不差那点钱,二来这世道卖地就是败家行为,三来这些家伙们把持着海岸线,无非是为一个走私去高丽隐蔽和便利罢了。

“与高丽人的走私活动,陆某且不去盘根问底,只问问方大人,本地渔业如何?”

方敬之心里突然起了重视之心,对面这位可不是个只会杀人的主,心中好奇道,

“小友既知走私,又有当今陛下助力,为何不能管上一管?”

“方大人果然是忠于朝廷的好县令,不过朝廷开海应该快了,这会儿说走不走私毫无意义;从大局来看,高丽迟早是大明行省,即便他们现在能占些交易上的便宜,也不过左手倒右手的事。所以,方大人还是说说渔业吧!”

方敬之心中震惊,这些见解他一个县令都闻所未闻,此子如何能举重若轻,侃侃而谈?

“咳咳,渔业实则是个笑话,富裕之家哪有靠打渔过日子,也就是穷的无可奈何的百姓,才会冒着丢命的风险出海碰碰运气,每年死在海里的没有1000也有800,唉!”

陆长生微微点头,这与他了解的历史吻合,渔民那点小木船,走在大河里,水流急些都可能翻沉,又何况是大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长生门:从大明开始》,方便以后阅读长生门:从大明开始第49章 天下当知陆长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生门:从大明开始第49章 天下当知陆长生并对长生门:从大明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