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高看一眼

作品:从打零工到大老板|作者:用户的祈祷|分类:都市|更新:2024-05-02 02:11:26|字数:6210字

龚经理说:“不会。”

梁平说:“如果不会就好,我还要耽搁你一点时间。”

“梁总有事尽管说。”

“麻烦你给我讲一下出版社的工作经验和工艺流程。”

龚经理说:“行了梁总,你别再拿我开涮了,不论产品和还是产品质量,我们都不如你。”

梁平也不谦虚:“龚经理你说的这一点我相信,造成质量不高的原因是经费匮乏,机制制约,这个能力没有直接关系。比如,同样编一本书,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随时调整,调整题例、调整样章、调整稿费。你们能行吗?就是要动用一百元钱,也要层层申报,层层把关,等到最终同意了,黄瓜菜都凉了。但是,你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完备的工作机制、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工作流程上,特别是人员素质上员工队伍更是我们没有办法比拟的。”

别管民营还是国有,没有人会把别人说的天花乱坠,拿自己的劣势跟别人的优势相比,梁平就能直言不讳。

龚经理说:“梁总你没有开玩笑吧?”

梁平说:“你看我是在开玩笑吗?”

龚经理由衷地说:“梁总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那是有根据的,就你的风格,品质想不成事都难。这么说,这几天你在金主任那里一定也取得了不少真经。”

“真经说不上,但至少对所有的程序和流程能懂一点。”

“你要是在精通了业务,至少有资格当个社长。”

两人哈哈一笑。

“你能很诚恳地对我们评价,真是难得。

我们要从什么地方说起?只要是我能回答的或者知道的,保证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梁平说:“你看这样比不,我依照自己的思路说,你根据实际随时纠偏和补充。”

“你这个想法很对,毕竟是你的企业,所有的制度、办法要适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一刀切。”

梁平开始依照自己的想法述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要根据其规模、阶段,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比如,对于一个几人,乃至十几人甚至上百人的企业,企业总管应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这个时候老板要亲力亲为,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别人,感染别人。假若企业发展到百人以上,再靠老板的亲力亲为,就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了。这个时候靠的应该是集体,靠的是团队,在管理上也不在是靠人管人,这个时候靠的就是团队的力量和作用,管理上也用高用制度管人,用用制度规范大家的行为。”

梁平的言论彻底颠覆了龚经理对梁平的认知。他原以为梁平他们充其量不过是一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这次教育辅导资料做的质量确实不错,这也仅仅是一时的侥幸,能不能长久,持之以恒他是真不看好。对梁平刚才的一番言论,以及对企业管理的认知,真让龚经理刮目相看。

他想探一下梁平的底细,以预测梁平的企业能子有多远。

“梁总,作为图书出版单位,业务固然重要,但是稿件才是企业的重中之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

梁平说:“是,但是也要看阶段,看时期。在企业发展或者是起步阶段,业务也十分重要。”梁平看了龚经理一眼:“现在已经不和以前一样,以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萝卜快了不洗泥,现在是好酒也怕巷子深。你做的稿件再好也有个从认识到认知,从人知道认可,从认可到接受的过程,但是前提是要有人给你送到学校,有人推荐,就像我们我们的稿件,你龚经理不也是找人引荐吗?”

龚经理摆摆手算是认可了梁平的观点。梁平继续说:“”但是稿件就同样重要,作为教学辅导资料,关键是老师用的时候,让老师好用、省心、省力;学生学得时候通俗易懂,教知识,更教方法;耗费最少的时间精力,获得最大收益。假若你的质量不好,即便是推到学校,老师也勉强使用,结果没有起到教辅的作用,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后果是学校不会再用,前期业务人员付出的心血和劳作,不仅无功,反而有过,这样的企业还能生存吗?还有生存的必要吗?”

接下来梁平把从文涛那里学的说了一遍,别说,还真唬得龚经理一愣一愣的。

“说半天你不是也照样认为稿件质量重要吗?”梁平说:“业务同样重要,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做业务的就要秉承业务第一的信念。”

此时龚经理才恍然大悟,原来梁平也会使用这样的小伎俩讨好别人。

如果说以前他之所以对梁平恭恭敬敬一是看重梁平的稿件,二是看在陈社长的面子,现在知道为什么梁平的稿件能够做好,为什么陈社长那么信任梁平。

龚经理说:“还是说一下你对未来公司的打算。”

梁平说:“最近我也没少想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的通,请领导给把把关。”

龚经理也不再客气,只是说:“帮你捋说不上,可以给你一起合计一下,你先说,我给你补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打零工到大老板》,方便以后阅读从打零工到大老板第99章 高看一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打零工到大老板第99章 高看一眼并对从打零工到大老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