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余音绕梁

作品:暖水微澜|作者:南有黄鸟|分类:现言|更新:2024-05-02 09:58:51|字数:6980字

沈庭澜拿到菜单的那一刻,感叹贺万喜头脑的灵活,是做生意的天才。

要说贺家祖祖辈辈是绝对的好厨师,技艺高超。

那么贺万喜在此之上更有战略头脑,管理严苛,善于经营。

除了八道贺家最招牌的菜品在菜单首页,其他菜品均结合每个城市自身的美食特色进行了改良。

这样既满足了每个城市自己本土的口味,不至于难以接受,还可以品尝正宗贺家手艺。

其实除了招牌菜,其他菜品各大饭店都有,甚至有的会更胜一筹。

谁家都有自己的招牌,从竞争力来看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只要做的美味,便不会有太大影响。

而将八道菜品精益求精,做到极致,难度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毕竟只训练厨师做八道菜,风险极大降低。

如此看来,既可以做到不让热衷传统贺家味道的老客户失望,还可以借着贺家山庄的名号,吸引旅游的游客品尝全国各地风味不同的特色美食。

贺千喜看着沈庭澜略微惊叹的表情,也有些自豪:

“怎么样,菜单不错吧。连锁店这样就能朝着半本土化发展,消费的人多了,市场就有了!”

沈庭澜眼里含光,表示肯定:

“怪不得我在国外都看到了有很多美食探店博主,跑遍你家在全国各地的分店打卡,还有人出了一系列的攻略合集……”

每家连锁店都不发愁客源和菜品,而C市老店也在全国爆火,本在旅游城市,更是吸引一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沈庭澜同样有些疑惑,他问道:

“如此大张旗鼓开连锁店,那些厨师会不会把招牌秘方给泄露了?他们会不会贩卖秘方,或者自立门户?”

贺千喜虽然不管事,但是毕竟是贺家二少爷,一切都十分清楚:

“放心吧二哥,万喜办事心思缜密着呢,用不着担心。”

且不说贺家与厨师签订了从法律层面近乎滴水不漏的协议。

再说招牌菜品的关键原料全程由老店自己的后山绿色科技种植基地供应,应用大数据达到全过程监督,原料可溯源。

打出的广告也是绿色生活,健康营养,与当今消费者的心愿相契合。

沈庭澜听着贺千喜娓娓道来,内心佩服,但还是隐隐表示担忧:

“现在各种手段很多,有时候秘方泄露防不胜防。”

贺千喜收起翘着的二郎腿,目光灼灼,语气变得认真虔诚:

“就算秘方泄露,原料可替代,但是我们贺家立身百年,靠的更是民以食为天的初心,是对做菜这门手艺的虔诚,是历史积淀后的诚信与美誉!”

他顿了顿,对某些老店嗤之以鼻:

“那些百年老店的衰落,不是败在秘方上,也不是败在其他竞争对手身上,而是败给了自己的初心,偷工减料,管理不当,妥妥的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其他人哟,学不来,即使学来,也无法撼动我们贺家山庄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沈庭澜看着眼前这个只要谈起自家生意,就会闪闪发光的人。

他此刻举手投足间,颇有贺家老爷子的风范。

众人只说贺万喜和父亲最为相像。

其实现在的贺千喜,一旦收起平时吊了郎当的模样,同样别无二致。

沈庭澜由衷赞叹,向贺千喜竖起大拇指。

其实沈家和贺家关系好,两人又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两家对待生意上的观念,有很多相近之处。

贺千喜靠在座位上,像是陷入了沉思:

退一万步,如果真有人发展迅猛,与贺家山庄分庭抗礼……

那么也只会激发火热的贺家人进一步提升自己,开拓创新,研发新品。

更何况市场化的竞争,要素是多元的,菜品为主,市场营销,品牌价值,服务品质等不容小觑。

他相信万喜有这个操控的实力。

随着一盘盘精致的饭菜一一上桌,浓郁的饭香扑面而来。

沈庭澜终于吃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菜。

贺千喜看着眼前有点儿狼吞虎咽,不顾形象的人说道:

“二哥……你可以慢点吃,咱不着急……”

沈庭澜只是点头,连看都没有看贺千喜一眼,丝毫没有放慢手里的动作,埋头干饭。

贺千喜:“……”

饭后,两人各自回屋冲了澡,午休一会儿。之后二人又简单的用了晚餐。

夜幕降临,贺千喜带着沈庭澜在自家分店四处转转。

两人不知不觉顺着光亮来到了山庄内的主建筑。

主建筑也是传统中式风格,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进入大厅,里面人来人往。

一扇很长的屏风横亘中间,上面的牡丹生动妖艳,引得众人纷纷拍照留念。

屏风前面,一架古琴被木质围栏半围中间,增添古韵。

旁边标志明显写着“请勿触碰。”四个大字。

沈庭澜冲贺千喜笑了笑:“怎么只见古琴不见人啊,古琴是装饰摆设?”

贺千喜道:“那倒不是,古琴确实是真的,而且价格不低,半围起来不就是保护嘛。只不过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聘请专业琴师来弹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暖水微澜》,方便以后阅读暖水微澜第5章 余音绕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暖水微澜第5章 余音绕梁并对暖水微澜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