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天子的秘书!

作品: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作者:天帝|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3 00:13:46|字数:4586字

退朝之后,刘偕将五个阁老叫到了天禄阁议事。

这天禄阁,本是仿照西都藏书阁建的一个书室。

现如今被刘偕当做书房。

各部的折子,都会送到这里。

吕玲绮此刻正在收拾屋子,见刘偕带着大臣走进来,便识趣地出去了。

今日,也是政事阁几个阁老之间第一次议事。

待几个阁老陆续落座,刘偕开门见山道:

“几位以为,举孝廉,能否广集天下贤才于天子明堂吗?”

曹操虽然是举孝廉上来的,但他不昏聩。

他二十岁时举孝廉,到如今官场沉浮已十几载。

官场之糜烂,举目皆是。

由此管中窥豹,大汉衰亡,乃是必然。

“举孝廉,官员择亲而荐,应荐者是否孝廉,只在举荐之人的一面之词。”

出身于扶风书香门第的士孙瑞对于同朝为官,却又目不识丁的同僚深恶痛绝。

言道:

“家境贫寒者,且不说有无人帮忙举荐,就是想孝,那也要举债借贷,甚是荒诞。”

刘偕眉头微皱:

“孝不孝,和有钱无钱有什么关系?”

士孙瑞无奈道:

“没钱怎么体现出此人孝顺呢?没有钱,就不能给亡故的父母举办一场风光的葬礼。”

“没钱怎么让十里八乡的人知道此人死了爹妈?”

刘偕听后只感觉离谱。

敢情举孝廉的孝,看重的是人死之后的孝。

刘偕冷笑一声,眼神坚定道:

“举孝廉之弊端,只看袁绍四世三公之声望便可。”

“天下皆是他袁氏的故吏门生,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一种现象。”

“高官自成门阀,垄断贤能者的入仕之道。”

“不仅朝堂之上举荐上来一群庸官贪官,就连到最后,这天下也是他们这些门阀说了算。”

“这就是对于权利的垄断。”

“从而导致社会阶层固化,底层百姓就会不满,黄巾起义,就是天下万民群愤爆发的口子。”

刘偕一席话完,几个阁老无不觉得有理。

他们都知道举孝廉不好,举荐上来的也大都是些士族门阀的沾亲带故的人。

但这举孝廉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垄断。

这么新鲜的说法他们还是第一次听。

“陛下圣明。”

而刘偕之所以这么用心解释举孝廉的弊端,就是想在接下来给朝廷治本。

人才选用,必须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

那就是科举。

“朕以为,何为人才,何为庸才,没有比题试更有效的法子了?”

“几位阁老以为呢?”

在座几人都知道,天子前几日举行了一场殿试。

光是这一场考试,就直接罢免了上百名官员。

但留任下来的官员做事,确实要比之前有效。

王允作为主管吏部的阁老,当即表示:

“科考而举,公平公正,善莫大焉。”

曹操也一针见血道:

“从此为官不论贫贱出身,天下万民,莫不遵从拥护。”

杨彪道:

“举孝廉,官员所忠者,乃推举之人,若行科考,官员皆由陛下选拔。”

“这样一来,陛下就是天下最大的门阀,那这天下就再无门阀了。”

刘偕满意地点点头。

“如此,这科举选拔一事,朕就交给吏部全权去办。”

“今年三月,面向天下,在洛阳开一场科考。”

“如今废除太学,就需废旧立新。”

“就以政事阁名义,设立汉学阁,科考成绩优异者,可免费入学。”

“历年官员选派,也从汉学阁优先择优选派。”

“而汉学阁的所教授之东西,也要彻底改革,要用新学!”

这些五个阁老同时一惊:

“新学?”

刘偕接下来侃侃而谈起来。

“天下之事,不在读书人一门,在寒门白丁,在商贾,在工匠,这些关乎我们生生面面的,都要有人学,有人去精进。”

“所以,这汉学阁设经、农、商、工、兵五学。”

王允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大汉的最高学府教授农工商。

“陛下,这农工商兵之事怎么能入汉学阁这等做学问的地方?”

面对有些食古不化的王允,刘偕也是不恼:

“王阁老,假使天下农学人才遍地,培育出二倍产量于今日的粟米,大汉能够中兴否?”

“若天下各类匠人齐聚一堂,改进农具造福万家,改进兵器强我汉军,外夷敢犯否?”

“商学就更重要了,天下商贾若精通经营之道,则蜀锦北贩,北粟南运,以补民需。”

“其中暴利,可收税抑之,税钱再用于修驰道,黄河疏浚,各郡县水利修缮,军费支出等等。”

“如此往复,民愈富,国愈强,岂不美哉?”

经刘偕这么一说,五个阁老已经对将未来之大汉遐想了一遍。

对于汉学阁设立新学的事情,十分感兴趣起来。

再者说,大汉钱庄和开物坊在这次洛阳保卫战中,已经充分表明了工匠和商学对于朝廷的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方便以后阅读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第73章 天子的秘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第73章 天子的秘书!并对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