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圣人云

作品:太祖实录|作者:邹虞恒|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0 07:33:02|字数:4230字

殿试就要开始了,除了皇宫里正在热火朝天的搭建考场,皇宫外,整个洛封城也是激动万分。

那些有资格参加殿试的贡士,还在自己的家里或客栈里拼命的复习,一旦考中,那就是鱼跃龙门。

殿试,在整个魏国,都有登天子门的美称。

没有任何一个学子会拒绝登天子门都诱惑。

像那些名门,乐家、赵家、曹家,还有外来户钟家、朱家以及那些寒门贡士都在期待着不久的殿试。

在洛封城里的一座小院后门,有个丫鬟模样的女子,偷偷探出了头。

“一片芳草香。”

听到暗号,一个书生也对了起来。

“两寸相思情。”

听到正确的暗号,丫鬟张望了一下,然后走到书生面前。

“小姐说了,你要是高中,就向老爷提亲。要是没有,小姐就让你准备一下,她要和你私奔。最近钟公子向老爷提亲,老爷似乎很意动。”

得到丫鬟的话,书生坚定的说:“让雯儿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她失望。”

书生刚刚离开后院门,就有一个影子也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小客栈,书生准备继续研读一下经书,防止在殿试时考不出好成绩。

其实他已经是贡士了,在魏国的地位和功名都比一般人高。但他认为他有能力,又有资格参加殿试,为什么不去搏一下。

今年的会试,他金榜有名,直接就获得了贡士的身份。按规矩,所有贡士都要在京等待几日,然后参加最后的殿试。

那位小姐,是他的儿时玩伴,也算青梅竹马。

只不过自己父亲一直都是个县丞,而她的父亲却一路升到京师为官。

他们在分别后,一直用书信交往。在他入京后,他们见了一面,依旧是感情未减。

就在他考上贡士,他就和小姐表露了心意。小姐也中意他,只不过他的家门不好,不能让小姐的父亲看上。

所以,就有丫鬟和他说的那句话。

拿起书本,他开始朗读起来。这是他的习惯,读出来能让他加深记忆和提高对书本的理解。

天色渐晚,他放下书本,走出客栈的房门,想要吃点东西。

这客栈里的食物略贵,他并不打算在客栈里用餐,而是走向还未收摊的小商贩那里买点吃食。

“客人,吃点烧饼吧!便宜又实惠。”

有位妇人在一旁对他说,妇人看出他饿了,又舍不得花钱。那便宜又管饱的烧饼,明显很符合他。

书生摸了摸钱袋,虽然家里算半个官,也有点余财。但京师的物价太贵,他也不敢随便开销。

“给我拿两个吧。”

“好咧!”

妇人很开心,又挣了一笔。

书生拿着烧饼,边往回走,边啃着。

远处有一个女子,正护着一个倒地的老汉,周围有三四个大汉堵住她。

书生走近了,就听到。

“你爹欠我们的钱,到底还不还?我们又没给你爹放高利贷!就那么一点利息,难道还不起吗?”

“有钱肯定还。”

女子有些焦急的应付着。

“小姑娘,你这话术都说了多久了?我们虽然长的五大三粗,但人不傻。关键是你爹他延期了好久。”

老汉在地上向他们拱手说:“兄弟,实在没钱,麻烦通融一下。如今老汉又伤了脚,刚刚买了药回来。还请各位大爷通融一下,行行好!”

怕他们不信,老汉还把买的药抬起来让他们看。

见实在要不到钱,那几个汉子也没办法。

“我们真是倒了血霉,当初怎么就想借钱给你们,现在成了无本生意。”

“实在对不住,有钱一定还。”

望着离开的壮汉,老汉也是连忙感谢。

那女子本来想扶她爹起来,结果没有成功。她就焦急的看着周围,却因为脸皮薄,不敢请其他人帮助。

倒在地上的老汉望向书生。

“老爷,行行好,发发圣人慈悲,帮帮我吧!”

由于天色渐晚,路上也没有多少人。书生知道,老汉在向自己寻求帮助。

书生心里涌起圣人教诲和少年人的见义勇为的心性。

他走到老汉面前,将没吃完的烧饼递给女子,然后背起老汉。

“姑娘,你家在哪里?我背你爹回去。”

“秀秀,快给恩人老爷指路。”

老汉趴在书生背上,对女儿说。

那个叫秀秀的女孩,走到书生面前带路。

“恩人,刚刚让你见笑了。”

“没事,是个人都有难处。”

书生毫不在意那些事,因为他只是按圣人的教导,帮助弱小。

“小老儿有一儿一女,儿子前年得了重病。家里借了不少钱给他看病,结果儿子还是去了。如今小老儿又伤了腿,那些欠的钱,也实在是还不上。”

老汉趴在书生的背上,讲起他悲伤的往事,那个姑娘也听的直抹泪。

很快,他们就到了老汉的家里。

从怕个破旧的屋子里,走出了一位老妇,她有些奇怪的看着书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太祖实录》,方便以后阅读太祖实录第117章 圣人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祖实录第117章 圣人云并对太祖实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