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天人

作品:秦吏|作者:七月新番|分类:历史|更新:2018-09-06 23:18:25|字数:6872字

“张苍,你胡什么!真是罪该万死!”

张苍话音刚末,就被李斯打断了,李丞相手中的玉笏(hù)砸向张苍的背,逼着他朝皇帝跪下赔罪,李斯自己又向秦始皇作揖,替自己的师弟求情。

为何?张苍的正是荀子的原意,荀门与儒家其他派别不同,是根本不相信什么人之感的,别风雨无时了,就算落下颗彗星,也认为是自然现象,根本不代表背后的意。

为此,荀子还专门写了篇《论》,来批评儒家其他派别普遍认可的“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认为治或乱,不是造成的,一切都是人治的结果。

但这些话私下可以,却唯独不能在泰山顶上嚷嚷!张苍这么做,非但不是在给皇帝台阶下,而是要把整座台都拆掉啊!

若人之间没有感应关系,君王不论善政恶政都不能引起上的反馈,那这段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祥瑞算什么?张苍的意思是,除了黑夫以外,所有郡守、尉都在谎,变着法子骗皇帝喽?

还有,若是物,是自然而不是神,那皇帝这趟封禅又图什么?演戏给空气看?这么多年苦苦追求长生怎么办?西王母邦、蓬莱仙岛莫非也都是假的?是不是意味着,只有听由命,生老病死了。

李斯虽与群儒敌对,却不敢祭出这篇文章来和儒生打擂台,因为牵扯的面太大了,一旦抛出,后果不堪设想。看看眼下皇帝比方才更加阴沉的脸色就知道了,虽然皇帝也对荀子之学比较欣赏,但惟独对《论》,却从来都是跳过不谈的。

但张苍却依旧不知死活,抬起头,强自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人之匈匈也,辍校陛下大可不必为躲避这场寻常的雨,而匆匆辍行下山……”

眼看张苍越越糟,黑夫连忙上前,打断了他的话,拱手道:“陛下,张苍非有恶意,他是对陛下太忠诚了,只考虑陛下利好,为了不让陛下骤然下山,而压根忘了其他!”

他心里也不由吐槽,自己还没祭出各种科学至上理论呢,张苍这土着,竟然先做了“无神论”的试金石。

秦始皇倒也没太怪罪,比了比手,让闯了大篓子的张苍退下后,在席榻上坐了下来,揉了揉今被这些糟心事弄得发疼的额头:“张苍有句话没错,好好一场封禅,竟被几朵云弄成了这般模样,诸卿举止乖张,枉为朝廷大员,传到山下,岂不要遭人嗤笑?”

王绾等人面露羞愧,大家尴尬地沉默了一会,黑夫却出列道:

“诸君,黑夫学识浅薄,有一事不解,前几日,琅琊郡献上的祥瑞里,还有喜降甘霖之,在臣的老家南郡,下雨也多半是好事,但为何琅琊、南郡下雨是祥瑞,到了泰山就是坏事?这些所谓的意感应,是谁定下来的?”

众人面面相觑间,却是一旁的叶腾接话道:“你有所不知,当年武王伐纣,到了邢丘这个地方,忽然下大雨,一连下了三三夜,也不休止,并且还发现士卒们用的盾无故折为三段的怪事。而在出兵、祭祀时遇雨和怪事,都被认为是不祥。”

“敢问廷尉。”黑夫又道:“武王这场仗可赢了?”

叶腾颔首:“牧野之战,前歌后舞,商卒倒戈,最后自然是大胜。而太公也为武王解惑,盾折为三段,是周军应当分为三路。大雨三不止,那是在清洗吾等的甲兵,让大军褪去征程,好一鼓而下!”

黑夫大笑:“如此来,那场雨对周军来,反倒是祥瑞了?”

笑罢,他朝秦始皇作揖:“陛下,由此可见,意莫测,岂能以某事一并论之?将所有下雨的场合都认为是灾异不祥……”

“是这样?”秦始皇冷笑,心中门清,这翁婿二人在唱双簧,给他台阶下呢。

黑夫二人正强行解释一波时,被秦始皇留在半山腰的方术士也来助攻了,却见自称七十岁的卢敖健步如飞地上到了山顶,朝秦始皇下拜道:

“陛下!大喜!”

“喜从何来?”秦始皇的确需要好消息。

卢敖俯首道:“周时主火德,故祭祀遇雨水为不祥,一来二去,遂成定论。然今日臣演八卦,细细推敲了一番,秦主水德,与周时正好相反,这欲降雨,乃是大大的祥瑞,是在赞赏陛下功绩,故而降下甘霖!”

“恭贺陛下!”

黑夫这时候也不管自己理论上和阴阳方士是对立的,和着卢敖的话,向秦始皇恭喜,群臣声音陆续跟上。

好家伙,这尴尬的场面,总算是圆过去了。

秦始皇却没有狂喜,而是淡淡地了句“善”,随即宣布在山上新修的行宫休憩过夜,群臣值守。

“任何人,不得再提下山避雨之事!”

之后,秦始皇也不躲避,而是坐在席上,抬着头久久凝视际,直到色将黑,细细雨滴滴答答落在赵高等人为其张开的布伞上时,皇帝才收回了目光。

终于,还是下雨了,简单寻常的雨,挑了这个时间、地点,却有无数种解读方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吏》,方便以后阅读秦吏第509章 天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吏第509章 天人并对秦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