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封爵

作品:挽明|作者:富春山居|分类:历史|更新:2018-07-23 20:42:56|字数:7250字

王承恩走到了会场中间后,便大声说道:“游击将军郑芝龙上前听封…有收复台湾之功…故封郑芝龙为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嘉义县男,岁禄300石。令改台湾魍港改为北港,以北港为中心设嘉义县…”

大明于洪武三年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每个封号下又分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到了成祖之后,大明皇帝就只能封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两等封号了。而按照仪制,公、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不过到了崇祯登基的时候,这些爵位背后代表的军事『色』彩开始淡化,更多的是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朱由检原本是想要封郑芝龙一个伯爵的称呼,但是不但内阁不同意,就连已经对他俯首帖耳的丰城侯李承祚也拼命劝阻他。

文臣勋贵们第一次意见相同,认为郑芝龙并没有为大明立下什么大功,且出身低微,让他一跃成为勋贵,岂不是让朝廷的名器蒙羞,被天下人所看轻。

再一个,这会不会激励沿海的流氓无赖少年,学习郑芝龙下海为盗,借此博一个出身呢?

再争论了许久之后,朱由检终于退让了一步,提出恢复子、男两个爵位称号的设置,同原先的公侯伯爵位分开,以奖励为大明开疆拓土,及为大明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

李承祚听了崇祯的建议之后,马上就同意了,他的底线也就是,希望不要让郑芝龙这些鄙贱之徒混入到勋贵的团体内,从而让他们这些出身高贵的勋贵们成为笑柄。

子爵、男爵本身就是大明开国以来就未曾设置的爵位,看起来到更像是皇帝用来糊弄人的东西,李承祚等人自然也就失去了抵抗的意愿。

在内阁这方,在崇祯提出设置台湾府的建议后,仅仅讨论了一个时辰就选择了认可。黄立极等内阁成员刚刚推动了内阁改制,需要一个好消息来振奋人心,以向天下昭告,他们的改革是对大明有好处的。

还有什么好消息,能比开疆拓土更让大明百姓感到有所安慰呢。

毕竟这些年来东虏叛『乱』,陕西民变,奢安叛『乱』,沿海寇『乱』这些发生在大明境内的坏消息,实在是太令人沮丧了。

所谓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在有心人眼中,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捷,不过是朝廷用来欺骗小民的伎俩罢了。

而规复台湾岛,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设立台湾府,无疑又多出了几个官员的职位,对于文官来说也是扩张势力的一个机会。

而对朱由检来说,宣传收复台湾,在政治上可以把他包装成一个有为之君。此外,也能把一些人的目光转移到海外广阔的土地上去。

对在场的海盗和海商代表来说,他们的确不清楚男爵同公侯伯爵之间的区别,他们只看到了眼前隆重的册封礼仪下,郑芝龙换上了麒麟赐服。

皇帝如此郑重其事,他们自然不认为这是一场儿戏,而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郑芝龙固然是心情激动,就是郑芝虎脸上也是喜气洋洋的,不过十八芝内的几位首领脸上却显得有些冷漠了。

郑芝龙要是以接受招抚而或赏赐爵位,也许这些首领也只是

感到眼红和嫉妒而已。

但是郑芝龙居然是以收复台湾,并献土于朝廷而封爵,顿时让这些首领感到不忿了。

台湾基业是颜思齐所开创的,李旦在背后也曾经支持过。而接受朝廷招抚后,把台湾基业献给朝廷,则是天使的要求,并大家讨论后决定的。

但是现在怎么能,什么好处都让郑芝龙一个人得了。刘鹏顿时埋怨起自己的兄长来了,十八芝内能同郑芝龙出面对抗的首领,也就是刘香、陈衷纪、潘必正几人了。

现在刘香、陈衷纪两人不敢北上,这北上的海盗代表就成了郑家兄弟说了算的局面,这实在是太让他气闷了。

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挽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方便以后阅读挽明第265章 封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第265章 封爵并对挽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