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左右不过是再做布衣

作品:挽明|作者:富春山居|分类:历史|更新:2018-07-23 20:43:52|字数:7150字

果然当房间内只剩下了他们两人和吕琦之后,孙承宗才侧过身体对着崇祯慎重的说道:“陛下,老臣还有几句话想要同陛下私下说说。”

朱由检双手放在桌上,对着孙承宗微笑的回应道:“孙先生有话便请直说,朕随时愿意听从先生的教诲。”

孙承宗便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老臣觉得这军制改革还是很成问题的,陛下是不是真的考虑清楚了?”

朱由检脸上的微笑微微一滞,便恢复了正常,平静的说道:“还请先生明言,这军制改革到底哪里不妥?”

“这军制改革若是成功了,这总参谋部的权力就太大了,若是心术不正之人担任了总长的位置,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而这军制改革要是失败了,这10个都督府无疑就相当于10个藩镇,到时陛下放出去的权力,想要收回来就困难了。唐末藩镇之祸,史书上可是历历在目啊。

陛下,老臣以为,实施这个军制改革,成则隐患多多,败则遗祸天下,实在是改不如不改为好。”

孙承宗全盘否定军制改革的态度,让朱由检颇为不满。他正准备反驳时,却抬头看到了孙承宗官帽下『露』出的两鬓雪白,再无一根黑『色』,这让他又把到了嘴边的话语给吞了回去。

朱由检叹了口气,对着孙承宗坦诚的说道:“先生刚刚说的这些担忧,的确是事实,朕也没什么可辩解的。

不过先生考虑的是我朱家的天下,而我所想的却是大明的天下。若朕想要的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这天下自然是越虚弱越安全。

我记得有本书上曾经这么说过,一个君主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那么让臣民生存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中,天下是最为稳当的。因为他们还没到饿死的境地,所以不会起来造反;而他们要努力工作才能填饱肚子,所以又无暇批评君王的作为。

因此当天下臣民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君王就能轻松的统治下去,而不必担忧有什么人会惦记着自己的江山。孙先生是希望朕做这样的君王吗?”

孙承宗下意识的否定道:“不,当然不是,这根本就是把百姓当做了猪羊来养了么。这种歪门邪道,岂能作为陛下的治国之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朕和先生的看法一致。身为大明天子,朕总要为大明百姓做点什么,才对得起天下臣民的供奉啊。

大明百姓想要什么,朕以为很简单,不过是安居乐业四个字。如何安居乐业,当先要让天下得享太平。

如今我大明外有强敌,内有叛军,各地还有土贼流匪。今日之事,若是大明军事不强,则百姓无法安居,百姓不能安居,又怎么能够乐业呢?

把大明分为10个都督府,由地方都督府清剿境内的土贼流匪,维护社会治安,总比不熟悉地方的朝廷瞎指挥强吧?

而各都督府设立直接听命于朝廷的野战部队,也已经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的危险。

因此军制改革最最有危险『性』的,还是总参谋部落在野心家的手中,从而危及我朱家的江山社稷罢了。

孙先生,之前朕在大校场公祭阵亡将士时,曾经说过:我太祖高皇帝本淮右布衣,因为受命于民,驱逐胡虏,解民于倒悬,所以才承受了天命。

若天命已不在我朱家,则再坏不过也是回去当布衣罢了。但是如果不行军制改革,而弱天下百姓,让外敌侵入中原,则朕今后在地下要如何面对太祖高皇帝?”

朱由检作大义炳然状,顿时让孙承宗一时无话可说,他迟疑了半天,终于软弱无力的说道:“陛下还是不要时时把太祖高皇帝的《谕中原檄》挂在嘴边了,这话传出去,未免对太祖高皇帝有所不恭,恐怕会惹来非议。”

朱由检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一直都觉得,朱元璋说自己是淮右布衣这句话,比我爸是李刚要霸气了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他才不在乎,那些大明朝的宗室藩王,听到他天天把淮右布衣挂在嘴边,心里有多大的阴影。

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挽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方便以后阅读挽明第335章 左右不过是再做布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第335章 左右不过是再做布衣并对挽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