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商谈四

作品:挽明|作者:富春山居|分类:历史|更新:2018-07-23 20:44:34|字数:7146字

朕之妻子、臣僚、百姓都在此都城之中,先生手中若无一只可靠的军队,朕又怎么敢放心出征呢?

此外,朕虽然留下了一只新军,但是朕会从御前侍卫中抽调人手,还有总参谋部名下正在训练的夜不收和炮兵部队,朕也会一并带走。这些力量加起来,也抵得过一个步兵师了…”

把孙承宗送出了上书房后,朱由检才感觉自己疲惫的想要立刻躺下来了。不管是黄立极还是孙承宗,都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精英,如果不是他仰仗着皇帝的身份,根本没办法说动这两人听从自己亲征的主张。

黄立极倒还好,他在天启年间涉入党争太深,魏忠贤、崔呈秀去位之后,便成了朝中阉党的领袖人物,是东林党人最想要打倒的目标。

虽然他有定策拥立之功,只要放弃目前的权势,退位让贤,还是能够回去当个闲散士大夫的。但是他当初为了上位,宁可同魏忠贤联手对付东林党人,又怎么可能在情势不明的状况下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首辅之位呢。

同崇祯没有什么交情的黄立极,最终选择了支持新政来稳固同新帝之间的联系。但是到了今天,黄立极才发觉他现在就是想要安全下庄也是不可得了,阉党领袖加上新政主持者,这个双重身份已经让他被那些反对新政的守旧官员和东林党人恨之入骨。

他现在退让一步,说不定就要步张江陵的后尘,因此保住首辅之位,更强势的推行新政,打击守旧官员和东林党人,便成了他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唯一道路。崇祯出征的危险虽大,但是皇帝亲征所带来的巨大声望,同样会将新政的影响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仅仅从政治上考虑,黄立极也觉得这个风险值得一冒,因此他很快便被崇祯所说服了。而孙承宗作为天启的老师,加上曾经担任过抵御后金的方面大帅,他的主见是很难被其他人所动摇的。

不过孙承宗同天启关系极深,因此对于天启亲自指定的继承人也就更为包容一些。加上他担任过蓟辽督师,一直念念不忘于复辽,对于明军的实际状况也较其他人了解的更多一些。后金派出一只偏师劳师而远袭,实在是一个挫败后金的大好机会。

如果能够在蓟州、遵化重创后金这只偏师,则后金未必还敢再次绕道来袭,而明军此次获胜,必然会超过水分太大的宁远大捷,真正竖立起明军对后金获胜的信心来。

建州女真以一个不到百万人口的小民族,之所以能够力压蒙古、大明、朝鲜这三个邻国而据有辽东,完全就是依仗着它一次次奇迹般的军事胜利,鼓舞起了本民族的崛起心态。

一旦后金失去了这种激励人心的军事胜利,这个小民族就会从天上堕入凡尘,重新恢复成一个个各自为战的边鄙小部族。

正是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孙承宗才会犹豫不决的听从了崇祯的劝说。然而即便是如此,朱由检也感觉这两场谈话实在是太累人了。他几乎已经拿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前世同『政府』官员、甲方交涉的全部才能。

看着崇祯躺在靠椅上,站在一边终于恢复了些镇定的王承恩,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这福王还要不要召见?”

朱由检睁开眼睛重新坐正了身体,思考了一会,终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算了,这次还是不召见了。传孙之獬还有军器监的正副总监来见朕…”

崇祯找孙之獬过来,主要还是为了应对黄台吉发出的那封公开信。他既然要亲自出征,自然不会再容忍黄台吉利用这种手段打击自己的声誉。

“…你回去之后,便组织人手批驳这封公开信,主旨么?就以君民一体论批驳奴酋所言的,有天子而为匹夫,亦有匹夫而为天子者。

我大明天子乃是天下万姓之代表,不是蛮夷之辈,以兵强马壮者为汗主。彼以蛮夷之心度我汉家之纲常,真是荒谬可笑…

明日把黄台吉的公开信刊登在大明时报上,以朕的名义做一封回书,刊登在其旁。朕的回答只有一句,尔欲战,便作战。”

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挽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方便以后阅读挽明第595章 商谈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第595章 商谈四并对挽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