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耶稣会的分裂

作品:挽明|作者:富春山居|分类:历史|更新:2018-07-23 20:45:20|字数:6948字

两人穿过了一条两边树木被修剪成圆锥形树冠的方砖小道后,眼前便出现了一个很是宽敞的长方形草坪。黄立极张眼望去,便看到此刻的草坪上站着约数百人,他很快便找到了正在众人面前演讲的崇祯。

在阳光的照『射』下,站在一个低矮的木制台阶上讲话的崇祯,身体周边好似被镶嵌上了一条金『色』的光芒。走在前面的徐光启突然感觉到后面有些异样,不由转头诧异的问道:“我范兄何故停留啊”

被惊醒了过来的黄立极,顿时对着徐光启笑着说道:“从这里看去,才发觉陛下还真是年轻啊。”

徐光启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崇祯,不由自主的点头附和道:“是啊,陛下还真是年轻,可惜我们却已经老了,真希望能看到大明今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黄立极笑了笑说道:“我想,会变得和陛下一样年轻吧。走吧,陛下的讲话似乎也已经结束了呢,正好让我们去和他汇报下陕西的事务。”

今天的阳光显然有些热烈,当朱由检从台阶上走下来的时候,他的额头开始隐隐出现了汗珠。不过虽然有些汗流浃背的感觉,但是他的心情倒是相当不错。

因为和科学院刚刚成立时只有耶稣会修士撑场面相比,今日的科学院成员显然有了极大的增长。除了四、五十名耶稣会的传教士之外,在他们后面还站着3、400名新加入科学院的中国研究员。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大明人终究会取代那些欧洲传教士,成为科学院的主导力量。在崇祯看来,颇有辛勤耕耘的农夫,看着自己的庄稼不断成长的喜悦。

不过没等他保持这样的心情多久,便看到了远远向他走来的黄立极和徐光启两人,他对着身边的汤若望和管理科学院的官吏吩咐了几句,便让吕琦将两位内阁大臣引入了身后的小教堂内进行交谈。

朱由检和两位大臣坐在了教堂内的长椅上进行了交谈,从两人口中了解了,关于洪承畴剿灭陕西流民军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其实朱由检要比内阁知道的更早一些。毕竟在洪承畴身边,就有他派出的锦衣卫。听完了黄立极转述的,陕西几位巡抚的奏章之后,朱由检倒是很平静的问道:“所以,内阁对于这件事,究竟是什么看法?”

黄立极看了一眼身边的徐光启,方才对着崇祯回道:“内阁现在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处分洪亨九,惩罚杀良冒功的贺人龙、艾万年两名将领。另一方则认为,这些流民军首领反复无常,光凭招抚恐怕难以消除他们的反叛之心。

而且,若是一遇到『乱』民起事,就招抚这些『乱』民首领,地方上被祸害的士绅百姓未必心服,对于那些『奸』滑之辈,也缺乏震慑力。若是让天下人以为,只要起兵叛『乱』就能从朝廷手中获得好处,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朱由检看了看一边的徐光启,不由问道:“徐先生,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

徐光启思考了片刻,才回道:“陛下,臣以为,违背军律的将士必须要得到惩罚。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平定了陕西民『乱』,也是有功之臣,朝廷不可太伤将士之心。”

朱由检又转向黄立极问道:“黄先生也是这么看吗?”

黄立极楞了楞,收回了快到嘴边的话语,改口说道:“臣的意见和徐尚书一样,小惩大诫即可,闹得沸沸扬扬的,对朝廷的名声也不太好。”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两位先生说的不错,和朕想的也差不多。朕看不如这样,这军队军纪的整顿,还是交给总参谋部去处置,这样动静会小一些,也免得地方军将挟兵自重。

至于这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延绥巡抚之间的问题,还是交给崔呈秀去调解,内阁挑选一位御史前去旁听调解过程,也好让我们及时了解陕西的情况…”

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挽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方便以后阅读挽明第109章 耶稣会的分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第109章 耶稣会的分裂并对挽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