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朝会

作品:寒门枭主|作者:逍遥狸猫神|分类:历史|更新:2025-03-25 22:42:51|字数:4520字

又过了一日,汉军于下午包围了刺史府。

周信带着一千人负隅顽抗,却遭到汉军炮火猛烈攻击。

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此举是为了给其他城池的人看。

之前劝降过他们,周信等人依旧不投降。

“波洲是我们周家崛起之地,从此以后,此地不再属于周家。”

汉军不会轻易杀老幼病残,周家灭族,也是周信一人决定所带来的后果。

攻入刺史府之后,周信身边已经不足百人了。

“周信,你带人负隅顽抗,徒增伤亡,不可饶恕。”

“我身为波州刺史,有责任于此城共存亡。今日之败,乃是天意。还请将军善待周家老小,我感激不尽。”

“可以放过城内所有老弱病残,但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如果对这些人心慈手软,以后攻打其他城池,受到的阻碍会很大。

“多谢,我死而无憾。”

周信服下一颗黑色药丸,就等着毒发身亡。

一个时辰后,周信毒发身亡。

所有反抗者被杀或自杀,定信城被全部占领,波州全境被拿下。

一部分汉军把城里的尸体运到城外埋了,一部分汉军清点仓库。

这次缴获了不少战利品,按照规矩。缴获战利品总价值的十分之七充公,剩下的分给参战将士。

战争结束,缴获了战利品,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若是有将士阵亡,属于他们那份,会带回去给他们的家人。

另外,再给一大笔抚恤金,这是江易定下的规矩。

占领一座城池之后,要尽快恢复秩序,实行汉律。

九月初,汉军占领五十州,又有五个州刺史主动献上城池归顺汉国。

汉军前往接管,并把当地官员护送到长安,听后江易的安排。

如今,汉国有一百个州,拥有人口三千余万。

把地方世家拆散,派兵把那些世家送到各地,让他们无法对汉国构成威胁。

这也是江易制定的政策,把一个完整的世家打散打乱。

这个时代通信不发达,被迁徙到其他地方,就很难联系到了。

作战捷报陆续送到江易手中,这让他非常的高兴。

如今,汉国也是一个大国了,收编了很多当地驻军。

也有数千万人口,有了这些条件,**的时机也到了。

于是,在宣政殿召开朝会,商议**的事。

“前线将士捷报频传,如今大汉拥有一百个州。拥有兵力四十余万,百姓三千多万。本王决定明年正月初一改元**,诸位有何想法?”

大殿之内文武大臣若有所思,有的人认为**时机不成熟,有的对此期待已久。

江易看众人许久不发表意见,“丞相对此有何想法?”

“大王,大汉拿下数十州不久。有些地方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明年**还不是时候。”

“臣也赞同丞相的观点,还请大王三思而行。”

御史大夫邓守辉认为**还不是时候,还是保持现状。

“丞相认为不宜**,是担心周边国家反应激烈。甚至联合起来与大汉作对,臣认为**不是不可以。”

陈默持反对观点,虽然有些地方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并不影响**。

“臣赞同陈尚书所言,大王**乃是大势所趋。同时看各国的反应,只要我们不主动招惹他们,也不怕他们联合对付大汉。”

兵部尚书江迪赞同**,也才到江易内心的想法。

“还请大王三思,**之事,三五年后再做决定。现在要做的是治国安民,强化军事。**与不**,对周边国家来说意义不同。”

若是**了,那就是一个新王朝,让周边国家畏惧。

不**,名义上还是大梁的藩国,大多时候军事采取防御。

这是其他国家的人思维,汉国实际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朝堂上大臣们分成赞成与反对两方,这很正常的。

他们都是为了江易考虑,这无关对错,也不会影响到大臣之间的和睦。

君臣多次召开朝会,提出的几件事,难免会有分歧。

战成与反对的大臣人数各占了一半,听着他们争论不休。

江易并不感到烦,虚心地听取他们的建议。

“大王虽无帝王之名,却有帝王之实。暂缓**,不仅利于大汉,也利于大王,还请大王最多等五年。”

五年是最佳**时机,刘峥推算过了,五年后是一个吉年。

既然丞相这么说了,是反对意见的大臣,也就不再说了。

**的事就暂缓吧,接下来与众臣讨论如何更好地处理那些世家问题?

“大汉拥有一百州,那些原本是梁国的世家。归顺大汉之后,对一些地方构成了威胁。”

所谓铁打的千年世家,流水的皇帝,世家就是王朝最大的祸患。

江易目前采取的办法就是把完整的世家打乱打散,将他们分散到其他地方。

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相互联系,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寒门枭主》,方便以后阅读寒门枭主第203章 朝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寒门枭主第203章 朝会并对寒门枭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