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巧遇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0-01-08 01:25:37|字数:8292字

当然了,关目情节也是戏曲欣赏的一个艺术观察视角,如历代戏曲论着或眉批评点中多可见到曲家们对于关目美学的阐释与衍述。

因此关目情节既成戏曲理论中的一环,其在内涵上的发展演变恰与整个中国古典戏曲理论演进历程有着相类似的发展步骤。

由散论进入专题,由浅谈逐渐步向具体而深刻。

并且元代以至明初是一个创作表现胜过理论成就的时代,此时虽已出现戏曲专门着作,但内容上仍属薄弱,纪录性质高过研究讨论。

关目情节论的阐述便是零星地散见于少数着作当中,而钟嗣成《录鬼簿》堪称古代情节批评理论之滥觞。

在其后的贾仲明、朱有炖则在内涵上渐有发挥。

至于李贽的戏曲评点则进一步开展了后代品评剧作的风气,并颇具慧眼地特别观照到戏曲中情节安排的重要性。

需要什么,在明代中叶除了是戏曲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期,戏曲理论的发展亦极繁盛,无论是研究专着或评论的深度与广度,都较前代有显着的成长。

虽然此时期戏曲的鉴赏仍未脱古典诗词曲的系统,理论中往往文辞、音律等问题较之关目情节显然更受重视,但我们仍可见到一些极为出色的关目情节之说。

像是戏曲理论专着如徐复祚《曲论》运用了「关目情节」专门术语,对于各家曲本中的情节布局表现且论且评,王骥德《曲律》提出「贵剪裁、贵锻炼、审轻重」。

而关目情节美学虽未单独成一专门理论,但关于情节布局的技巧已有相当深度的论述。

此时关目艺术于各家曲评中的讨论亦有相当丰富的成果,如汤显祖《玉茗堂曲评》、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皆在品评剧作时将关目情节视为戏曲成就的观察要项。

清代则是古典戏曲理论与评点的集大成时期,尤其是李渔《闲情偶寄》中的「结构第一」提出了戏曲创作之首要重点即在于戏曲之情节与结构,关目情节艺术于此时遂成独立专门的戏曲理论要项。

同时其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一番丰富而扎实的整理及论述;当中分别深论的「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等原则实已将关目情节理论发挥至淋漓尽致。

戏曲品评如梁廷枏《曲话》除了将关目美学更纯熟地运用于评论之中,且能进一步延展出异于前人见解的个人观剧心得。

戏剧理论的发达与戏剧批评的兴盛可谓相辅相成,理论的成熟促进着曲家在鉴赏戏曲时切入的视角更为周延论述更加深入。

而评点眉批中所阐述的作家个人体会与见解又进一步完整且丰富了中国戏曲理论系统的建立。

从历代的关目情节美学论着中其实我们会发现,各家的论述在内容上其实多半拥有高度的重迭性,或许这样的情形也正代表着这些重复出现互有承袭的理论确有其相当程度的重要性,才会为曲家们渐趋深入地加以阐述并一再地运用于品评之内。

而中国古典戏曲史中的关目情节理论与品评当然不仅有上述诸家而已,仍有许多零星的见解散落各曲家着作之中,实难以巨细靡遗。

当然了,篇幅有限,我们这里仅就整个戏曲情节理论发展历程,具有开源立新、承先启后与总结成就意义,以及拥有相当深度论述或运用者进一步加以整理讨论。

藉以窥得关目情节美学在戏曲中的运用发展情形,并据以作为鉴赏讨论明代传奇戏曲情节之内涵表现的斟酌参考。

并且我们这里讨论的重点在于六十种曲的关键情节之设计与运用。

关键情节之定义,系指在一部戏剧当中影响与联系全剧中心情节发展的必要情节段落而言,此概念之建立主要是基源于中国古典戏曲情节结构上所拥有的「点线式」形式特色。

传奇戏曲在情节结构上的每一个情节点既是组构全剧整体的有机部分,却又可以各自独立成一个段落。

而每一部戏曲的主题思想及主要人物情事镕铸体现于具体情节之中,从剧情中进一步又可提炼出一条所谓的中心情节轴线,将缘此主轴所发展出来的各个情节点加以精择选粹,整部戏剧最为重要的情节段落据此而生。

既为「关键」,当是处于整部戏剧当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一旦剔除,将使整部戏剧故事情节难以连贯发展或主要题旨无从充分发挥。

故而在本文中所定义的关键情节之范围显然是从广义的「关键」意义来界定。

并非拘泥限制在于挑选出一出戏剧当中最主要的单一个核心情节,而是将罗列于中心主轴在线的各支关系密切的情节段落都涵盖于本章所要探讨的关键情节内容之中。

戏曲理论中亦有将「关目」一词代替「关键情节」为用者,其精神意义上甚为相近,唯「关目」一词解释与用法有多种可能性,故以「关键情节」一概念明确之词语作为通行全文所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三十六章 巧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三十六章 巧遇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