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0-03-22 02:51:50|字数:8098字

综上所述,尽管创作的国度和年代都不相同,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不同,对社会的着眼点也存在异同,但《格列佛游记》与《西游记》两部作品皆是婉而多讽,戚而能谐,其构思虚中有实,描摹幻中有真,寓讽刺于叙述,想象中,将奔放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和象征,影射,夸张,反语等多种手法相结合。

也由此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画卷,从而于讽刺中表达真情实感,抒发作者的理想。

就像前面说的,产生于明代中后期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它取材于唐、宋以来就在民间大受欢迎的唐三藏带领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主要描写了唐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小说,它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和韵味,《西游记》既不是史前的原始神话,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抒写,而是在神奇魔幻的故事之中蕴涵着的那种最主要和最有特征性的深层主旨,应该说是在神幻、诙谐之中渗透着被明代文学思潮所冲击和改造过的心学哲理。

《西游记》也恰恰十分明晰地宣传了这种与佛家明心见性、道家修心炼性相融合的心学。

而和它齐名的《封神演义》的话,现存最早刊本是明金阊舒载阳刊本,该本二十卷一百回。

它是对《武王伐纣平话》、《列国志传》二书的世代累积、不断演进和继承创新的过程,明代前中期的词话本阶段是这一过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的主要编者是“说词人”。

万历年间的早期刊本阶段是这一过程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编者为许仲琳;天启、崇祯年间的舒载阳刊本阶段为第三阶段,李云翔是该本的修订和评点者。

《封神演义》全书以商周两个朝代更替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事实为背景,写上天的神仙受指引分成了支持武王的阐教和支持纣王的截教这两个派别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中,双方祭出宝物比拼较量,经过多番斗智斗勇的激烈竞争后,纣王战败自焚,姜子牙建立封神榜将参战双方封神。

可以说《封神演义》在主题上也有强烈的佛道融合思想,譬如虽阐截两教属于不同教派,但在封神榜上都有名,各司其职,杂糅在一起。

宗教术语也出现杂糅,西方教主可以口出满口道气的言辞;很多原本出自佛家的神仙被改写成道家中人等。

因此,可以看出,不论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有着浓厚的“佛道融合”的意味。

那么大家可能要问,这两部作品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共同的主题融合倾向,其融合的表现及意义何在,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重点。

可以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一下,《西游记》《封神演义》两部作品佛道融合背景原因。

需要说明,不论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有着浓厚的“佛道融合”的意味。

体现明朝宗教思潮的“佛道融合”之所以能够被提出,必须是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佛道思想融合的实际存在和社会条件,这便是使得佛道思想融合变为现实的两种宗教正常融合化化的存在。

这包括政治背景。

因为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十分不稳定,明朝政权被外忧内患所困扰,统治阶级的阁臣争权逐利,皇帝的昏慵无能,财政短缺,徭役繁重,政治腐败,地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虎视眈眈,大有吞并明朝疆土自己取而代之的劲头,农民的反抗高涨,南方的民变频繁。

屡禁不止的民间秘密宗教社团、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犯等问题,显示出明王朝处在风雨飘摇随时都会坍塌灭亡的境地。

这时,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生长的道、释二教,仍然是明清之际封建统治的工具,是封建社会末期思想文化的支柱。

而且到这个时期,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在为封建王权维护统治,维系社会人伦纲常的理论上发展得更成熟和完善,三家相互补充借鉴从不同的思想角度为维护封建统治发挥着作用。

虽然统治者宣扬以儒学为主,但对佛、道二教维系封建纲常的作用也是充分肯定的。

当时社会中的农民起义,伦理纲常的破坏,尊卑不分,道德沦丧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

统治集团除了强化政治手段,采取种种行政手段来打压、消除这种威胁,也还得从思想方面寻找突破口,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的禁锢。

长期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儒、道、释三教自然成为明朝统治者巩固政权,收揽人心的工具。

它们本身就是依靠封建制度这块土壤孕育成长起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得到统治集团的支持,而且对下层民众的影响也是很深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两百零九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两百零九章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