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0-03-26 08:03:28|字数:8398字

如上所述,以上是《西游记》杂剧关于铁扇公主的相关剧本,在第十二出“鬼母皈依”中涉及到了红孩儿的相关情节,可以看出剧中“红孩儿”即爱奴儿和《西游记》中的形象较为相似。

但他的母亲并不是铁扇公主,而是鬼子母。

但剧情上已经和小说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孙悟空背红孩儿等情节。

“红孩儿上哭科”“唐僧云”善哉,善哉!深山中谁家个小孩儿,迷踪失路。

少刻晚来,豺狼毒虫,不坏了这孩儿性命?出家人见死不救,当破戒行。

行者,与我驮着,前面有人家,教根问,送还他家请赏,也是好事……“行者云”师父先行。

“做背不起科”“云”我曾压在花果山,耸身一跳,尚出来了,棒槌大的小的,背他不起,这必是妖怪。教你尝我一戒刀,就砍下涧里去……

其他元明间无名氏作家关于牛魔王及其家族成员的杂剧,还有杨讷《西游记》,其中明万历间刻本第五本为“女人国遭险难,采药仙说艰难,孙行者借扇子,唐僧过火焰山”,其中也涉及到火焰山情节。

这些杂剧为《西游记》创作提供了诸多人物原型和故事情节,也为牛魔王、铁扇公主等人物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并且需要说明,牛魔王在《西游记》中霸气十足,有着魔王本色。

首先《西游记》综合了一系列的民间故事,比如前面所提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牛魔王形象初步具备了活灵活现,有棱有角的特点,不再只是神话传说或是佛经故事中的单一性格。

在此基础上,作者在《西游记》百回本中对牛魔王这一形象进行了精心刻画与着力描绘,从而使得它显现出了完备的人物特征和性格特点。

以下就是针对牛魔王外型和法术上的诸多特征予以分析。

(一)外貌和坐骑。

像是为了突现牛魔王的王者形象,关于它的外貌形象和衣着特征,在《西游记》第六十回中有这样的细致描述:

好魔王,拽开步,出了书房,上大厅取了披挂,结束了,拿了一条混铁棍,出门高叫道:?是谁人在我这里无状??行者在旁,见他那模样,与五百年前又大不同,只见:

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

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

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

在此段中,牛魔王的从外型上有着威武勇猛的特点。

他的行动干脆利落,语言傲气十足。

最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孙悟空的视角,他不再是五百年前的牛魔王,而在前文中,并没有直接写出他五百年前的具体样貌。

只是在孙悟空的比较中,此时的牛魔王已经大为不同。

衣服是“绒穿锦绣黄金甲”,鞋子是“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有“攒丝三股狮蛮带”。

这三件物品,从质地和做工上给与高度肯定。

孙悟空的视野,正是从云游四海之后才有了极其的扩展。

他再见牛魔王,单从牛魔王衣着和神情就对牛魔王刮目相看,足以证实牛魔王的外形装扮的变化之大。

从细节体现个性,在《西游记》中,每一个人物乃至各类妖怪魔王都是有着区别于他人的体貌特征,而这些特征也反映出它的身份地位甚至个性特点。

比如以牛魔王与第十七回的黑风山黑熊精进行比较,文中这样写黑熊精:

这行者闪在门外,执着铁棒,睁睛观看,只见那怪果生得凶险:碗子铁盔火漆光,乌金铠甲亮辉煌。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軃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眼幌金睛如掣电,正是山中黑风王。

在对黑熊怪的物件描写中,上身的是“碗子铁盔”、“乌金铠甲”和“皂罗袍”,穿的是“踏乌皮靴”。

显然,从身着的物品,牛魔王的霸王之气就能够凸现出来,这种霸气有别于黑熊精的野蛮凶恶,而是接近于上层统治者的品味风貌。

以及在第六十回中也有对于他其他装扮的描述“他才卸了盔甲,穿一领鸦青剪绒袄子,走出门”,“牛王脱了那赴宴的鸦青绒袄,束一束贴身的小衣,双手绰剑,走出芭蕉洞,径奔火焰山上赶来”这两句写得极为细致,均是牛魔王即将赴宴及赶去应战的前后装扮,虽然无威武之笔,但突显的是牛魔王这种衣着考究、生活精致的特征。

相对于黑熊精和其他妖怪而论,牛魔王的粗中有细,刚中带柔的个性特征在这些细节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同时,牛魔王的样貌和声音也煞是逼人,“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

这正是对牛形象的妖魔化,夸大了牛本身声音力量大的特点,结合传统神话中人们对牛所存有威严易怒的印象特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二百一十五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二百一十五章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