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军嫂的再世转圜(2)

作品:最佳咸鱼翻身系统|作者:香椿芽|分类:科幻|更新:2020-07-29 20:02:05|字数:8124字

其实跟农村没有什么两样,八卦照样多,这里的知青不少,知青也不与农户深交,才来几个月的张雨冰跟村落的人并不熟,让钱桂荣这样一闹,张雨冰就算出了名,见到张雨冰的就会私下议论。

认识张雨冰的青年也是多了起来。

上来十几个追求张雨冰的。

蔺箫站出来了,对她们说道:“我已经定亲了,是当兵的。”蔺箫以为这样说他们就会退堂了,是军婚,这个时代谁敢破坏军婚。

一下子就打退了几个,还有几个坚持的。

春种忙完了,就到了晚春,除草是很累的活,全员的出动,一下子就是几个月

这就到了夏天了。

夏天一到,连队里各家各户种在篱笆院外、马路边的波斯菊都陆续开花了,随风摇曳,顾盼生姿。整个连队像是花的海洋,被各色鲜花包裹着、点缀着。蜻蜓们或着一袭红衣,或挥着美丽的花翅膀,围着花朵翩翩起舞。

东北的昼夜温差大,夏天的中午能达到30℃,但太阳一落山,凉意便开始慢慢袭来。吃过晚饭,人们集中到场部扭扭秧歌,或三三两两聊聊家常。孩子们在昏黄的灯光下嬉闹,等玩累了,回家很快便可以入睡。

东北的夏夜是需要关窗、盖被睡觉的。而且盖的是棉被。这样才不至于在睡梦中被冻醒或冻感冒。大夏天盖棉被,舒服至极,这样的体验恐怕只有东北才能给予。

初秋的时候随处可见的大片树林,林中的鸟蛋和蘑菇,路边清澈的小溪,以及有着爽朗笑声的邻里……

钱桂荣的闹腾,让张雨冰出了名,也有好处,可是跟连队的知青和连队的姑娘们熟稔起来,上山捡蘑菇,捡木耳,这个时候还没有秋收,连队没有多忙,有很多时间上山,捡山货。还能捉到野兔山鸡黄羊子。

回家就可以大饱口福。

经常能够打牙祭,解解馋。

山鸡炖蘑菇,黄羊肉肉馅饺子,吃了不少顿,大

家都很友爱,还要互通有无,关系处的越来越好。

前世张雨冰到了这里根本就没有跟谁交往,窝窝囊囊的孤独的郁郁的死去,这一世很多人都知道了张雨冰的对象是个军人,大多数的人都很跟张雨冰亲近。

可是追求她的还有三个,可是没有一个敢强求的,只是故意接近她,讨好她,就是为了感动她,能够追到她。

原因就是张雨冰还没有跟安平宇结婚,只是定亲,他们就是觉得农场也是挣工资的,比当兵的还要钱多。没有结婚就不是军婚,就是抢走也不犯错误。

很快到了收秋的时候,就繁忙起来。

东北可是国家的大粮仓,收秋可是特别的忙,主要就是晾晒粮食。

东北的阳光可不强烈,到了秋天阳光就更淡了。

忙碌的秋收晾晒入国库,黄豆可是有收割机,苞米还没有收割机,手工收苞米,运回来,还要扒皮,装仓。

每逢秋收季节,是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学校也放秋忙假,金秋时节,老少弯腰。那是收获苞米没有机械化,全凭人工,收割、晾晒、脱粒、晒场,环环相扣,秋收是人们最高兴也是最辛苦的季节。

掰玉米,最让人受不了的是热,虽说已是中秋,秋老虎还是蛮厉害的,玉米又高,密不透风,中午热的汗流浃背。

玉米熟了,先把玉米棒子掰下来,然后再用袋子背到地头,背玉米最累人,满满一口袋玉米棒子,背在身上又沉又搁人,一亩地下来累得头昏眼花。

玉米收获后,还要砍棒子秸,用短把镐头刨,一手拿镐头,一手抓棒子秸,要把两腿叉开,时刻留心,还是有危险的,家里的大人一般不会让没有经验的小孩去刨的。

从地里运玉米就靠这个平车,也叫地排车,在当时家家户户都有,是农村主要运输工具。拉庄稼、拉肥料、赶集买东西、甚至走亲戚都能派上用场。

把玉米从地里拉连队的大场,有力气的男劳力一个人拉,力气小的妇女要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来推,或者一人用绳在前面拉。

老百姓注重的是颗粒归仓,掉在地上的玉米粒也要拾起来,那些庄稼一颗一粒都是用汗水换来的。拾庄稼是多年来的传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真实的写照。

收来的玉米棒,还要剥皮,连队的大场上很多人围着一堆苞米在一起拉着家常,剥着玉米,其乐融融。活虽不累,但需要时间。

那时的玉米皮还有用处,一是用来编织工艺品,二来就是烧饭用了。

一排排的玉米仓集中在一起,既节省空间,也能通风,晾的更快更干。

那时没有脱粒机,玉米晾干后就人工脱粒,先用穿玉米锥子在玉米棒子上穿上几行,然后再用手去搓,左手拿棒子,右手握的空棒子,棒子互搓,这样不磨手,否则几天过来,手都要磨掉一层皮。

把苞米棒子夹在两个鞋底中间,就用棍子敲打,苞米粒就都掉了,没有干净的,再用手搓几下就干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最佳咸鱼翻身系统》,方便以后阅读最佳咸鱼翻身系统第1077章 军嫂的再世转圜(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最佳咸鱼翻身系统第1077章 军嫂的再世转圜(2)并对最佳咸鱼翻身系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