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6章 通风报信

作品:寒门状元|作者:天子|分类:历史|更新:2019-04-27 23:58:14|字数:18636字

至于如今北直隶和晋、豫等地愈演愈烈的匪患问题,江彬根本不在意。

江彬的任务就是到处找女人,让朱厚照可以在微服私访期间发泄兽欲,这次他终于体会到大权独揽的滋味,因为蔚州范围内没有敢跟他叫板。

京城,寿宁侯府。

一大早建昌侯张延龄便来找兄长,入了府门才知道张鹤龄尚未起床。

张延龄赶紧让人去催促。

张鹤龄出来时还在整理衣襟,对弟弟的突然造访有些不太适应。

“二弟,你平时晚睡晚起,今日怎么转性了,天不亮便跑到我府上来?莫不是城中防务出了问题?”张鹤龄不解地问道。

在他看来,就算城防出问题,也不该是张延龄来,而是城防衙门的官员或者京营将领求见。

张延龄道:“大哥或许不知道吧,小弟刚得知,皇上跑到蔚州去了,姓沈的小子派张永、小拧子和钱宁他们去蔚州劝说皇上回京。”

张鹤龄眉头一皱,显得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后大致问了一下情况,问道:“这些事你从何得知?”

“这是昨天早晨发生的事情,距今已有一天时间,居庸关封锁了对外消息联络的渠道,外人以为咱那大外甥还在居庸关闹腾,谁知道人压根儿就不在……这不,姐姐派去的人还没回来么,高凤那老家伙也不往咱这边送消息,好在李兴这小子有眼力劲儿,派了快马通知京城,听说为了瞒住沈之厚费了不少脑筋。总之,现在居庸关想传出消息到京城非常困难!”张延龄道。

张鹤龄非常震惊:“你先说清楚,陛下之前不是在养病么?怎么突然……”

“这就要问沈之厚了,这一切都是他的杰作……大哥应该知道这小子有多狡诈,按照李兴介绍,大外甥出了张家口堡当晚就开溜,身边只带了江彬,连钱宁和一众锦衣卫都没带,只有沈之厚才知道皇上去向。沈之厚隐而不发,等到居庸关才告知少数几人,还说大外甥在蔚州遇险。这事儿暂时没法求证,不过想来有可能是沈之厚蓄意编造的谎言!”

张延龄言之凿凿,好像一切都在他掌控中,对李兴更是毫无保留地信任。

张鹤龄皱眉:“消息证实了吧?”

“应该没有问题,李兴哪里有胆子骗我们?”张延龄冷笑着道,“他指望我们提拔他出任司礼监掌印一职,所以殷勤备至……现在看来,沈之厚那小子马上就会有大动作,万一他想谋逆当如何是好?”

张鹤龄一抬手:“不可能,就算沈之厚想谋逆,也没人依附他,他不是皇室中人,又是文官,凭什么造反?他的势力没大到那种地步!”

“那他想做什么?皇上失踪这么大的事情,他都能压下来?说什么我都不信。”张延龄气鼓鼓地道,“之前就有人猜测,可能是沈之厚在玩手段,将皇上软禁起来,现在却说皇上人在蔚州,其中肯定有阴谋……万一他想造反自己当皇帝呢?”

张鹤龄眉头皱得越发深了:“就算他想造反,也可能是跟某个皇族合作,但陛下未有兄弟,就算先皇的兄弟也没有野心家,倒是有藩王蠢蠢欲动……但陛下能给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难道他跟旁人合作谋逆,冒天下大不韪的风险,就能得到更高的地位?”

“谁知道他怎么想的,大哥,这件事要赶紧通知姐姐,姐姐之前还担心咱那大外甥的安危,现在有了准信,要赶紧通禀才是。”张延龄紧张地说道。

张鹤龄打量弟弟一眼,他明白张延龄不是担心朱厚照的安危,也不是怕张太后担心,而是想借助张太后的手去做一些事。

张鹤龄道:“既然沈之厚已对外公布陛下的情况,无论是真是假,相信很快便会有人将消息送回来,用不着你我担心。而且李兴在陛下跟前不得势,你要帮这种人,最好想想他背后是怎么谋划的,别到时候给人做了嫁衣裳!”

“大哥,你……”

张延龄非常难以理解,吃惊地望着兄长。

“为兄会派人去居庸关求证,这段时间你哪儿都别去,万一京城出什么乱子,非要你我弟兄来稳定军心不可!”张鹤龄吩咐道。

……

……

张延龄本希望直接跟张鹤龄去觐见张太后,然后借居庸关的事情做文章,让张太后下令让他接管京城乃至大明王朝的军权。

但谁知道刚开始就在张鹤龄这里碰了壁,心里很不爽,不过却没什么办法,回到家后坐下来生闷气。

黄玉进来道:“侯爷,豹房那位贵人又派人前来送信,说是想知道陛下的近况。”

张延龄不耐烦地道:“她想知道,怎么不派人去居庸关,问本侯有何用?等等,她是派人来问情况的吗?”

“侯爷,小的刚才就是这么说的……您没听清楚?”黄玉很意外,诧异地问了一句。

张延龄冷笑着道:“这边正愁事情没法闹开,既然有人前来过问,那就告诉她,让她回去后好好宣扬一下……你也派人去城内散播消息,就说陛下在蔚州,有野心家想犯上作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寒门状元》,方便以后阅读寒门状元第2296章 通风报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寒门状元第2296章 通风报信并对寒门状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